腦腫瘤︱首建GBM患者資料庫 助倡議治療方案

首建GBM患者資料庫 助倡議治療方案
首建GBM患者資料庫 助倡議治療方案

在腦部出現腫瘤,大多為轉移性,即原發位置是其他器官,因擴散而影響腦部。不過腦部腫瘤亦有原發性,當中最常見而又最致命的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屬罕見病之一。最近香港神經腫瘤學會建立相關患者資料庫,有助倡議更佳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香港神經腫瘤科學會代表、神經外科專科醫生何文傑表示,腦部原發性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為星形膠質瘤,「當中可分為4級,1級是生長速度較慢,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毛狀星狀細胞瘤;2級和3級生長速度較快,分別是慢性星細胞瘤和分化不良星細胞瘤;最惡的第4級便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本地患者的5年存活率只有3%。」

香港神經腫瘤學會
香港神經腫瘤學會

接觸高劑量輻射可致病

GBM暫時已知的風險因素是接觸高劑量輻射,其他如吸煙、飲食習慣、使用電子產品等則未有研究找到確實證據,因此未必每個個案都可找到真正成因。何文傑續指,「男性患GBM風險較女性稍高,常見發病年齡約60歲左右,但事實上任何年紀人士都可患上。常見症狀有頭痛、視力減退、記憶力問題、噁心和癲癇發作等,部分很常見,部分又與中風相似,令患者容易忽略或混淆。」

了解本地實況

香港神經腫瘤科學會自2006年起收集本港GBM患者數據,涵蓋1,010名患者,結集成資料庫。該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丘德芬指,「數據包括了年齡、治療選擇、存活期等,有助了解本地實況和治療趨勢,繼而倡議更佳的診斷和治療方案。」資料庫顯示,確診年齡中位數是57歲,或打亂患者的退休計劃;54%患者存活期不足一年,而存活超過2年僅得20%,大大縮短患者壽命;存活期中位數為10.6個月,比外國的13.8至24個月偏低。

腫瘤電場治療
腫瘤電場治療

腫瘤電場治療助延命

治療GBM會先考慮手術切除,何文傑指手術須講求安全性,透過導航及術中監察等,避免觸及重要的位置,「若傷害到病人的功能便會留下後遺症。如果腫瘤未能徹底清除,便需要電療、化療跟進。部分患者亦對標靶治療有反應。較新的有腫瘤電場治療,患者每日使用裝置最少18小時,研究指出,對比只用化療的患者,同時使用化療和腫瘤電場治療,存活期中位數可延長約5個月。」

望有更多免費配額

在公營醫療中,GBM化療藥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大減患者治療負擔;而今年起有7間公立醫院提供腫瘤電場治療試驗計劃,雖免費但名額相當有限。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便希望政府可以優化及拓展計劃,讓更多患者得到適切治療,「患者毋須灰心,現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延長壽命,亦可考慮加入病人自助組織,了解更多疾病相關資訊,以及與同路人互相扶持。」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腦腫瘤-首建gbm患者資料庫-助倡議治療方案/32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