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安法首次釋法後,五點法律疑問和矛盾

2022 年最後一個工作日,香港國安法首次提請北京全國人大常委釋法終於靴子落地。

是次釋法緣起「香港國安法第一案」的被告、《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 Tim Owen為他在「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的國安法審訊中辯護。Tim Owen 在香港沒有全面的法律執業資格,要在香港打官司,就要得到法庭專案允許(ad hoc admission)。這種臨時允許海外普通法地區執業律師來港打官司的做法並不罕見,律政司就曾聘用過 Tim Owen為因毆打示威者而被定罪繫獄的警員上訴。

儘管律政司和大律師公會反對,香港的原訟庭、上訴庭和終審法院都先後支持接受 Tim Owen臨時來港工作。11 月 28 日,終審法院上訴委員會頒下判決,拒絕允許律政司將此事上訴至終審法院,數小時後,香港特首李家超見記者,宣佈將提請中央人民政府,建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提請釋法,釐清在香港沒有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是否可以參與港區國安法案件的問題。

李家超指,部分外國敵視國安法,甚至對中國和香港採取制裁行動,難保海外律師在參與國安法案件的時候,不會受到外國政府或政治組織的施壓、強迫和操弄,也難保海外律師一定遵守國安法所要求的保密規定,這樣就可能構成洩漏國家秘密的風險。

在政治反對派和公民社會已遭廣泛肅清的香港,李家超提請釋法的舉動仍然引起了不少爭議——甚至是來自曾經力撐政府和國安法立法的人士。

香港首任律政司梁愛詩就在一篇短文中表明支持法庭的判決,又反問「有人要求釋法,是要釋哪一條?」前終審法院法官列顯倫(Henry Litton)也撰寫長文,指此事讓香港的司法獨立面臨滅頂危機,並質疑,如果 Tim Owen要遭受政府如此的懷疑,其他在香港執業但有外國護照、雙重國籍的律師呢?甚至法官呢?這樣的懷疑最終要走向哪裡?列顯倫直指,一旦破壞信任,香港的司法獨立就會一去不返。

列顯倫直指,一旦破壞信任,香港的司法獨立就會一去不返。

2022年11月25日,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與律師團隊抵達終審法院。
2022年11月25日,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與律師團隊抵達終審法院。

與此同時,在李家超公佈提請釋法,到人大常委公佈釋法決定之間的一個月之內,香港的文匯、大公兩份親北京報紙登載了超過 40 篇評論文章支持釋法,署名作者包括親北京的香港政客和曾經參與國安法立法研究的內地法律學者。其中一名法律學者熊秋紅在11月30日的文章中就批評香港法庭沒有堅持國安法優先的原則,沒有先向行政長官申請證書以釐清海外律師參與案件有無國安問題,因此「起點錯,步步錯」。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0103-opinion-hk-national-law-interpretation/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