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地區 間皮瘤更易發病

團隊發現,某地區女性間皮瘤發病率呈升勢。
團隊發現,某地區女性間皮瘤發病率呈升勢。

【本報訊】間皮瘤治愈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5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瘤的新療法及更多相關資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昨日公布研究結果,發現間皮瘤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類發展指數(HDI),以及職業環境石棉暴露或有關連,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另外,全球在限制石棉使用的措施下,某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卻呈上升迹象。

間皮瘤是一種源於覆蓋內臟表面的薄層組織(間皮細胞)的罕見癌症。大約四分之三的間皮瘤先在胸腔出現,即為胸膜間皮瘤。大多數病人在40至70歲病發,其中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疲倦、體重減輕,及因肺中液體瀦留造成的呼吸困難、腹部腫脹和胸壁疼痛。

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本港於2001至2020年20年間,共有455宗間皮瘤新症,死亡個案則有349宗。即使本港現時已經全面禁止進口、轉運、供應和使用所有種類的石棉及含石棉物料,然而部分樓齡達30年以上的舊樓仍然有石棉殘留及暴露的風險。

遏石棉見效 惟亦有例外

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作,研究間皮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發現間皮瘤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其中北歐地區的發病率最高,其次為澳洲及新西蘭、西歐。此外,間皮瘤與GDP、HDI及職業石棉暴露水平呈正比,反映這些相關風險因素水平較高的國家,發病率亦通常較高。

研究又發現,在各國實施石棉的使用限制下,全球近10年的間皮瘤發病率整體呈下降趨勢,惟某些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卻有上升迹象,其中女性發病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以泰國的升幅最大(13.7%),其次是保加利亞(9.4%)及南韓(8.3%)。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表示,間皮瘤的發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可能與各地診治水平、環境生活方式,及石棉控制政策相關,各地政策制訂者應實施具針對性的循證預防策略,以控制有關風險因素,特別是石棉暴露。

間皮瘤與環境石棉暴露有關。
間皮瘤與環境石棉暴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