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撿回收到開店賣糕點 弱勢母翻轉貧窮命運

上週末家扶基金會於國父紀念館舉辦第三屆甘苦生活節,現場不僅吸引超過1,000位民眾到場,共同透過縫傘體驗、甘苦闖關體驗弱勢家庭的生活困境,更有十位參與家扶家長發展方案的成員,義賣所學創作商品,展現脫貧的決心與毅力。

從撿回收到會做糕點 失婚婦女重拾自我價值

郭玉婷女士離婚後,為了照顧孩子以及長期臥病的父母,只能靠資源回收或工地臨時工維生。面對債務、孩子管教、家人看護與工作等多重壓力,讓她常在夜深人靜時躲在棉被中哭泣,導致壓力過大引發顏面神經失調。在家扶社工鼓勵下,郭玉婷參與家長發展課程,雖然期間罹患子宮腫瘤,她仍堅持完成所有課程。

現在,郭玉婷不但順利學會中西式點心製作技巧,更走出原本生活圈找到自己價值。在親朋好友的口耳相傳下,郭玉婷在臉書成立「小婷手作烘培坊」開始接單做糕點。去年,郭玉婷臥病15年的父親離世前品嘗她做的糕點後,相當欣慰並握緊她的雙手說:「妳辛苦了!」更堅定郭玉婷要把對爸爸的思念化成動力,將愛融入糕餅中,分享給每個人。

社工自掏腰包 訂婚禮盒指定弱勢媽媽製作

為了鼓勵這群認真的媽媽們,家扶基金會社工雅芸決定將自己訂婚禮盒委託給媽媽們設計,從餅乾、紙盒到謝卡都由媽媽們一手打造。今年剛加入的均華媽媽感動地說:「結婚這輩子就一次,雅芸老師卻捨棄知名品牌,選擇交給不是那麼成熟的我們,至今依然難以置信,她真的把我們這群媽媽放在心上。」社工以行動支持媽媽們的努力,更鼓舞了在場的媽媽們,以正向積極的態度看待事物。

推動無窮世代計劃 扶助弱勢家長培養專長

在家扶基金會扶助的弱勢家庭中,近八成屬於單親或隔代教養,主要照顧者學歷在國中以下,仍有61.1%的兒少身處在經濟弱勢家庭中而影響未來課業發展。由於教育程度不高,弱勢家長在就業市場上始終缺乏競爭力,難以獲得穩定工作,多數以臨時工或代工為業,導致家庭容易陷入經濟困境。

為了培植弱勢家長自立能力,家扶基金會推動《無窮世代計畫:自立輔導》,從「培力」與「創業」兩大面向著手,有計畫性地扶助弱勢家長培養第二專長,並同步設置家扶幸福小舖,讓弱勢家長有機會學習經營與銷售,並提供創業諮詢及輔導金給能力生產的家長。兩年間共307位家長參與發展方案課程,其中有56.3%的人成功轉職、兼職或重新就業並輔導80位家長創業。

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擁有無憂快樂的童年,但在現實考量下,近半數弱勢孩子選擇工讀貼補家用,就是希望盡早賺錢養家,彼此體貼卻又矛盾的心境,是弱勢家庭共同的甘苦心聲。只要有心,人都有改變能力,一點幫助,即使是一塊錢也能幫助他們翻轉清貧!」(謝婷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