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同性戀是天生的

過去科學家利用DNA檢測發現70%同性戀者經由遺傳而來,間接證明同性戀者是由與生俱來的基因決定,掀起科學界一遍嘩然。不過最近的一項科學卻推翻先前的結論,承認過去的研究草率,並未參考其他指標數據。

去年,英國《衛報》刊登「同性戀基因:科學證明我們生來如此」相關報導指出,科學家利用「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檢測方式,將同性戀(homosexuality)及變性(transsexualism)導向遺傳學,向外界證明性取向是與生俱來。不過,根據美國科學期刊《新大西洲》(The New Atlantis)今年秋季刊針對「性向與性別」(Sexuality and Gender)在長達143頁的新報告結論中指出:「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異性、同性戀或跨性別者擁有先天固定的性取向。」

參與研究的美國亞歷桑納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生物統計學教授梅爾(Lawrence S. Mayer)及曾任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精神科院長麥克休(Paul R. McHugh)深入研究後做出結論:「對異性戀及同性戀的大腦進行研究,確實可以找出一些不同,但並不能指向就是由特定基因所造成。」進行調查後,他們認為外在環境及心理因素影響更甚於天生。

該報告也考究其他生物學的可能性,包含胎兒發育或激素,但發現的證據依然有限。梅爾遺憾地表達,社會大眾的認知(按:同性戀是天生)仍與科學有很大的差距,媒體需要更中立看待這項議題。他也坦言,人體是個複雜的生物,目前仍有許多待解的疑問,不能武斷提出確定的答案。「還是要謙虛地說我們所知的還是不足。」

另一方面,性別學家也提出「性傾向不是生下來就決定好,而是由環境塑造」的證據。「美政府提供管道為孩童施變性手術,以解決性別焦慮症(gender dysphoria)的問題。但政府忽略人類的心理狀態是浮動的。」該期刊也提出數據,有性別焦慮症的男性,持續的時間範圍為2.2%至30%;女性則是12%到50%不等,表明至少有88%的女性及98%的男性會脫離性別焦慮症。

研究更指出,童年是同性戀、雙性戀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有80%成為異性戀;然而小時候具有雙性戀傾向的女性,成年後超過一半會只受男性吸引。

「這代表性取向是會隨時成長變化的,跟接觸的因素有很大關係。」他表示,這也符合LGBTQ族群所說的性別流動(Genderfluid)觀點,提出天生是同性戀說法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相互間的矛盾點。他同時也說,一些異性戀後來成為同性戀的例子也很多,「沒有一項科學可以證明,人從10歲到80歲心理狀態始終如一。萬物會變化是自然律的表現。」

《新大西洲》秋季刊在八月發佈後,遭到美國最大LGBTQ人權運動(Human Rights Campaign, HRC)組織的強烈遣責,表示期刊內容嚴重誤導大眾,並抨擊刊物侵犯LGBTQ人權。對此,《新大西洲》已公開聲明回應HRC的不實言論攻擊。

最後,梅爾親上火線說明研究報告的中立性:「我們沒有支持誰或反對誰,關鍵是讓科學自己發聲。這裡沒有任何偏見,所謂偏見就是在反對科學。」並為在人權氾濫的時代裡,科學未能幫助人類解決盲點而感到遺憾。

也許你想知道:
1.《新大西洲》2016年秋季刊針對性與性別的完整研究結果,請點此觀看。回應HRC的公開聲明請由此點入
2.「表觀遺傳學」摘自維基百科解釋為:DNA在不改變序列的前提下,通過某些機制引起可遺傳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部份科學家認為,同性戀並不是直接經由基因遺傳,而是基因在子宮內「發生變化」。(謝婷婷/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