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

每年踏入七月份,一眾莘莘學子終於可以暫時拋開功課考試的壓力,好好享受暑假。而今年的暑假對某一班同學而言更是別具意義。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自2016年起,進行一系列名為「正視精神」Look at “Mi”(Mental illness 即精神病)的反歧視活動,目的是為了向公眾推廣精神健康教育 ,以減少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和歧視。

我們相信精神健康教育應該從小做起,所以香港精神科醫學院聯同多個非政府組織包括香港心理衛生會、新生精神復康會、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及香港明愛於去年合辦「『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鼓勵中學生參與社區精神健康推廣活動及提高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知。

計劃推行至今,已有逾200位中學生參加,反應熱烈。過去一年,「米青年」大使透過出席本院舉辦的公開講座,以及參與非政府組織舉辦的活動與精神病復元人士交流,增加他們對精神健康及復元人士的認識。部分「米青年」大使更親自在社區或校園籌辦活動,藉此推廣精神健康及幫助復元人士。

為表揚同學們在活動中的努力,本院於7月上旬舉行了「第一屆『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嘉許典禮」。會上更邀請同學們分享從計劃中的體驗及感受。當中有參加者表示透過參與這項計劃,與復元人士互動交流,才發現原來精神病康復者其實跟一般人沒太大分別,與他們聊天時更發現其實大家有不少共同嗜好,譬如平日愛煲韓劇、愛到處找尋地道美食、喜歡 Pokémon等。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 2013》,在年齡介乎16至75歲的華裔成人中,患有常見精神病﹝如焦慮症或抑鬱症等情緒病﹞的比率為13.3%,然而只有29.2%患者求醫。患者求醫比例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與污名化現象是其中一項主因。負面標籤不但引致偏見與歧視,而且會令復元人士對社會產生疏離感,諱疾忌醫。

透過公眾教育,以及一系列「正視精神」Look at “Mi”的反歧視活動,我們希望能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減少市民對精神病的誤解和歧視,令香港成為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希望「米青年」大使能繼續將精神健康的訊息廣傳開去,讓愛心薪火相傳。

欲知更多「『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詳情,請瀏覽我們的網站www.hkcpsych.org.hk或Facebook網頁“Look at Mi” www.facebook.com/look.at.mi.hk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