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點評】設投資管理公司搶人才 似港版淡馬錫?學者:新加坡配套更完善
施政報告公布政府將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撥300億元設立「共同投資基金」,引進及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被外界形容為「港版淡馬錫」。行政長官李家超期望這政策與「搶人才」和「搶企業」政策相輔相成。有學者指出,香港與新加坡的最大差異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公眾或憂慮有關基金向中資項目傾斜,為「搶人才」而設的退還印花稅政策也予人只優惠內地人之感;學者質疑本港整體配套不及新加坡完善,加上防疫政策的制肘,「搶人才」難上加難。
文字記者:盧珮瑤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把2016年成立的「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基金」集中管理,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以吸引和有助更多企業在港發展。李家超形容此乃破格決定,亦指政府會謹慎挑選企業投資,財政司長具有主導權確保對香港整體有利。
淡馬錫運作不受政府干預
臻享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出,淡馬錫於1974年成立,當時資產僅3.5億新加坡幣,現時香港則投資300億元,所涉資產相當巨大。王認為,香港宜留意淡馬錫的運作模式,「佢同獨立公司無分別,政府唔會干預公司嘅行政,亦都唔會擔保呢間公司嘅法債,政府當然可以派董事入去,但去到政府有啲項目想投,都要睇返公司行政嘅人去決定」。
王指,淡馬錫現時的投資項目,只有27%屬新加坡當地公司,其餘超過七成投資散佈世界各地;淡馬錫至今坐擁4,030億資產,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超過14%。他建議香港不應只著眼本地公司,可放眼亞洲其他值得投資的項目。王亦提醒,淡馬錫成立首20年的回報率並不可觀,香港不宜操之過急,「唔好覺得而家掉300萬落去,出年就會有15%回報,呢個係無乜可能」。不過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此類基金亦是好事,「反正我哋都做咗咁多年金融中心,點解唔自己大展拳腳去搞啲嘢呢?去支持返自己一啲產業呢?」
「會唔會只係投資『阿爺』想投嘅項目?」
經濟學者徐家健指,上述公司暫未有挑選投資項目的準則等詳情,故目前難與淡馬錫直接比較。不過,他認為香港與新加坡的落差,在於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以淡馬錫為例,徐指該公司的投資項目準則亦並非很透明,「但新加坡人信得過新加坡,隔一段時間講下投資回報,大家就唔過問」。反觀香港,以往曾有性質相約的「未來基金」,當時已引起公眾疑慮,「會唔會攞去投資『一帶一路』,或者純粹係『阿爺』(中央政府)想投嘅項目,即係支持國家嘅方向」。對於有傳媒報道指上述公司首任董事為金管局的管理層,徐家健指港人對金管局一向抱持不信任態度,「成日都畀人challenge(挑戰),所以要睇最後係邊個決定投啲乜嘢」。
跟新加坡「搶人才」 學者:香港配套唔齊全
李家超亦提出一系列「搶人才」政策,重點包括鼓勵人才長遠留港,在港置業並住滿7年成為永久居民後,可獲退還印花稅。徐家健認為港府終承認人才流失,相信是受新加坡啟發而實施一連串措施。
原為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的徐曾獲新加坡邀請到當地工作,他指當地配套非常齊全,「新加坡會請埋你太太,幫你小朋友搵埋學校,佢哋係咁樣搶人才,香港從來無呢啲配套,只係會畀高啲人工你」。徐形容退還印花稅的措施「唔係壞事」,但或會令市民觀感較差,「你做得有技巧啲,就係點樣去平衡返,唔好畀人覺得你係為咗托樓市,或者只係優惠外面、甚至主要係內地嘅人」。
徐強調,「搶人才」前提是令人願意在港工作,「咁你首先唔好趕啲人走先,唔好令到個環境做嘢做得唔開心,而家最大問題係個防疫措施好趕客」。即使現已實施「0+3」,外地來港人士仍要不斷做檢測,又擔心確診後被送到隔離設施,「一連串嘅嘢都同世界唔接軌,令外地人會覺得嚟到好唔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