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專欄】從飲水不解渴說起

一名男性患者經常口渴,即使整天持續飲水也未能解渴。經過中醫的四診合參後,斷診為《傷寒論》裏所定義的「煩渴」,屬於陽明氣分實熱證,用白虎湯來瀉肺胃經之火,便能解決他的問題,於是開出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藥。當時患者心存疑惑,因為之前他每次看診的處方少則有12味藥,多則有30味藥,所以他很懷疑此藥方是否可行。結果,他服用五劑藥後,復診時狀況良好,反映藥方奏效。

其實,中醫不僅是一門醫療技術,更是一門認識世界的哲學。古印度認為世界是由地、火、水、風四大元素組成,而中國人則把世界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並且簡稱為五行。按照天人地合參的學術思想,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分別與五行的火、木、土、金、水相對應。五行之間存在生克乘侮的關係,其相生關係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其相克關係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外,還有相乘、相侮關係。《素問.五臟別論》:「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泄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脾主運化升清,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屬五臟,滿而不能實,喜燥而惡濕。

上述患者煩渴喜飲,飲水不解渴,按中醫思維判定其火熱灼津,脾不能升清,故病性屬實,病位在脾、肺。五行之中,脾屬土,肺屬金,土能生金,脾肺之間是母子關係,依據「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的治療法則,採用白虎湯清瀉肺胃經之火,結果煩渴應聲而癒。

藏象學說是《黃帝內經》的重要學說,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它是古人對人體生理結構的基本認知,更是中醫學理論的物質基礎。那麼「藏象」二字又是甚麼意思呢?明代醫家張景岳曾在《類經》解釋:「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正所謂「有諸於內,必形諸於外。」這是中醫常用的思維方式,與西醫大相徑庭,因為中醫與西醫的理論體系相異,故對人體和治療疾病的認識也截然不同。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首席講師黃斌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