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專欄】預防濕邪致病 重視健脾祛濕

踏入春季,天氣轉暖,濕度亦隨之增加。清明時節雨紛紛,濕度更大。潮濕的環境和氣候,有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增加、誘發或加重與濕有關的中醫病證,如外感濕邪,頭重身痛,肢體困倦;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色白;濕濁中阻,食慾減退,腹脹噁心,腹瀉等,因此須注意加強預防保健。

在中醫病因學中,凡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稱為濕邪。濕邪致病,具有如下的性質和特點:

(一)濕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
(二)濕性重濁;
(三)濕性黏滯;
(四)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由於生理上,脾主運化,化生水穀精微和運化水濕,為後天之本,性喜燥而惡濕,故外感濕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使水濕內生、停聚,發為泄瀉、水腫等。濕阻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納運失司,則脘痞腹脹,食慾減退;濕邪阻滯經絡關節,則關節疼痛重著;濕濁下注,則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邪浸淫肌膚則可見濕疹浸淫流水等。

由於濕性黏滯,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纏綿難癒。因此防治濕邪為患,首先要注意氣候環境的變化,遇上潮濕氣候,應掌握好室外活動的時機和時間,如室內潮氣大,可通過調節通風採光、吸濕等方法減低室內濕度。另外,保健運動要持之以恆,使氣血運行,適量出汗,以助表濕從汗出而解。飲食上應少吃生冷寒涼、油膩、黏甜之食品,預防濕從內生。如無禁忌,可適量進食扁豆、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濕的食品。可利用這些食品煲湯煮粥,藉以增加小便量,使濕從小便而去。此外,必須有足夠的休息,讓主要參與水液代謝的肺脾腎等臟腑能充分發揮生理功能,祛除內濕,防外濕內浸。總括而言,健脾乃防治濕邪為患的關鍵,故要格外重視「四季脾旺不受邪」,防患未然。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黃志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