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經】「街坊泥鯭」大難題 免費如何搵錢?

【startup經】「街坊泥鯭」大難題 免費如何搵錢?
街坊泥鯭
街坊泥鯭

「共享?順風車?仲要做 App?係香港點會 WORK 嫁?點賺錢呀!現實啲啦!」第一次聽到「街坊泥鯭」, 很多人都會有這個想法,但創辦人呂忠義(Albert) 卻深信這就是未來。

共乘配對 App「街坊泥鯭」並不是 Albert 第一次創業,他早於 2004 年畢業後就成立了自已的公司。「我04年理工大學畢業,那時『 沙士』剛過,市道非常差,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那年就開始了創業,一做就做了12年」 Albert 第一間公司主營零售店舖的防盗、保安及媒體互動等,「 公司做了12年,我可以講是非常穩定」,充裕的資金及經驗, 為他再創業奠定了基礎。

從社區共乘善用閒置資源 近年共享經濟盛行,Albert 贊同它能有效使用閒置資源,因此有了創辦一個共乘配對App「 街坊泥鯭」的想法。在籌備的過程中, 他親身上陣嘗試在街邊邀請市民坐他的順風車,又嘗試在 Facebook 上找同路人坐順風車,豈料網民一呼百應,他順勢設立「 大埔街坊泥鯭」群組讓市民分享行程、找尋同路人。 有了群組的經驗,Albert 開始着手改進「街坊泥鯭」的功能。

「街坊泥鯭」 的定位是基於社區,所以社區性以及社交功能顯得非常重要,「 街坊泥鯭」內細分了地區、大學、公司等, 另外App亦內建了一個社交網絡。Albert 認為,基於社區及社交網絡, 可讓在同一社區工作居住的雙方放低隔膜, 乘客及司機亦可先互相聊天了解,從而提高配對成功率。 「街坊泥鯭」原打算實行收費模式,司機可收取適當的報酬, 減輕每次出行的成本,乘客也可以減少交通費, 公司則從中抽取配對費。礙於香港的法律,私家車若無牌載客取酬, 即屬違法,所以「街坊泥鯭」只好變成了免費的配對 App。

三贏宣傳模式

最近,「街坊泥鯭」推出了免費穿梭巴士服務, 巴士由客戶冠名贊助,廣告除了會在線上平台上曝光, 亦會在線下直接宣傳,「廣告每日直接接觸車上六十名乘客, 而每日車資不過一千元左右」。Albert 認為,這個宣傳模式比其他模式更有效。 「其實這並不能賺錢」,在 Albert 眼中,穿梭巴士是公司落區宣傳、獲得更多用家的方式, 不是賺大錢的服務,「下一個落區的地方可能是屯門」。

Albert 指,當用家到達一定數目,就會推出新的廣告模式, 廣告將會基於每個行程的目的地,推薦附近的餐廳食肆, 做到精準投放廣告。公司期望在 2017 年第一季度做到收支平衡。 「街坊泥鯭」並不是唯一的共乘配對 App,但它或許是唯一以社區為基礎的共乘配對 App,這也是它比其他競爭者優勝的地方。Albert 表示「街坊泥鯭」在發源地大埔及科學園配對的成功率幾乎是 100%,其他App 能否做到?我看是不行了。

「街坊泥鯭」基於社區的定位,的確讓它的服務質素提高, 也提升了不少的知名度,公司要發展也就不難矣。

編者:Stone & Ho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