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天起單方面免簽來華國家再增4個
今日起,中方對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到目前為止,中國單方面免簽來華的國家擴展至47個。
今日起至明年6月8日,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可免辦簽證入境。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簽證的海合會成員國阿聯酋和卡塔爾,中方已實現對海合會國家免簽全覆蓋。
外交部發言人早前表示,免簽名單不斷變長,彰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今日起,中方對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到目前為止,中國單方面免簽來華的國家擴展至47個。
今日起至明年6月8日,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可免辦簽證入境。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簽證的海合會成員國阿聯酋和卡塔爾,中方已實現對海合會國家免簽全覆蓋。
外交部發言人早前表示,免簽名單不斷變長,彰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Yahoo新聞報道】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升溫之際,「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今日(18 日)高調預告「今晚將發生一件讓全世界銘記數世紀的事情。」。
Getty Images以色列在週日夜間持續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發動攻擊。 加油站與麵包店前排著長隊,車潮擁擠,人們紛紛試圖逃離伊朗首都。此外還有那漫長而驚恐的每個黑夜。 德黑蘭居民對以色列上週五(6月13日)凌晨突襲伊朗仍心有餘悸。從他們口中講述的是恐懼與困惑、無力感,以及矛盾的情緒。 「我們好幾晚都沒睡覺了,」一位21歲的音樂系學生透過加密社交軟體告訴我說。 「大家都在逃,但我不會。我爸爸說,死在自己家裡比逃跑更有尊嚴。」 ...
中東局勢緊張,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持續。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在社交平台X上用波斯語表示:「以高貴的海達爾(Haidar)之名,戰鬥開始了。 」 海達爾是阿里常用的名字,什葉派穆斯林認為他是第一位伊瑪目(Imam),也是先知穆罕默德(Mohammed)的繼承人。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表示,周三(18日)淩晨向以色列發動新一輪導彈及無人機襲擊,並使用了「法塔赫-1」(Fattah-1)高超音速導彈。
BBC 上週五(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前所未有的攻擊後,其總理內塔尼亞胡直接向伊朗人民發表講話。他以英語表示,現在是他們起來反抗「邪惡且壓迫的政權」的時候了。 他宣稱,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正在「為你們爭取自由鋪平道路」。 如今,隨著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對抗加劇,攻擊目標範圍不斷擴大,許多人開始質疑——以色列真正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Getty Images上週五,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前所未有的攻擊,攻擊範圍包括首都德黑蘭。 ...
【Yahoo新聞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今日(18 日)透過電視發表全國講話,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的言論,警告美方如對伊朗發動攻擊,將引發「嚴重且無法挽回的後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G7 峰會期間發表多項不實言論,錯誤指控杜魯道主導俄羅斯被逐出 G8、誇大美國對烏克蘭援助金額,並誤稱拜登放行 2100 萬非法移民,引發關注。
萬一戰事持續並繼續升級,更多不確定性將慢慢浮現,霍爾木茲海峽亦可能會遭到封鎖,打擊全球經濟,大家務必留意風險。另一方面,石油、航運、黃金等板塊則或會受惠,建議可多加留意。
歐洲、中國等貿易夥伴正尋求談判優勢,趁特朗普分心,在關稅談判上吊高來賣。他們知時間對特朗普不利,因關稅持續越久,美國消費者越易察覺其影響並提出異議。對美國的貿易夥伴,伊朗危機是拖延的良機。
以色列同伊朗持續互相攻擊,以軍空襲伊朗國營電視台,直播一度中斷。 伊朗據報出動無人機和導彈,向特拉維夫和海法報復。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早離開七國集團峰會回國,應對以伊危機,他警告所有人撤離德黑蘭。白宮表示美國攻擊伊朗並非事實。 中國駐以色列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儘快循陸路離開以色列。
以伊戰火愈演愈烈,目前全球關注美國會否參與攻打伊朗。至昨晚截稿前,尚未有美軍動武的消息。然而,不論從戰略或政治角度看,美軍參戰的機會愈來愈不容低估。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諸事不順,調停俄烏戰爭無功,「關稅戰」效果未如理想,跟「最佳老友」馬斯克鬧翻,還被外界戲稱為「永遠縮沙」(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故他甚有動機「一仗立威」。對投資者來說,這場仗倘能一面倒「速戰速決」,未嘗不是金融市場的利好訊號。 先從戰略角度看,經過連日轟炸,以軍現已癱瘓伊軍防空系統,令伊朗上空猶如「無掩雞籠」,敵軍戰機「自出自入」。但值得留意,伊朗領土面積及人口分別較以色列高出74倍及8倍,雙方體積懸殊,加以領土並不鄰接,故此以色列基本上不可能「佔領」伊朗。外界一般認為,以色列可能有兩大戰略目標,一是藉機推翻伊朗政權,讓該國改朝換代,並確保新的執政者放棄核武計劃;二是用武力強行摧毀伊朗的核武研製能力。 暫時看來,第二個目標似乎較為可行,以軍已炸毀伊朗大量核設施及暗殺大批核子科學家,可是距離最後一步仍面對巨大難關。皆因伊朗最大的濃縮鈾提煉基地福爾多(Fordow)隱藏於高山地底,以軍
七國集團峰會過去兩日在加拿大一個小鎮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處理以色列與伊朗的危機為由,完成首日會議後提早離開,返回華盛頓。另外,七國集團計劃就呼籲中東兩國為衝突降溫發表聯合聲明,特朗普據報早前已經表明無意簽署。 今屆峰會東道主加拿大亦一改以往做法,沒有在峰會結束時發表聯合公報。不少西方傳媒認為,七國集團內部分歧進一步浮現,更質疑對全球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法新社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16日電)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呼籲停止對伊朗和以色列平民的攻擊,並警告不要強行推動德黑蘭政權更替。馬克宏呼籲以色列和伊朗「停止」對平民的攻擊,並警告說,若試圖推翻德黑蘭的神職政權,將是「戰略錯誤」。
(法新社耶路撒冷17日電) 以色列軍方今天凌晨發布警告稱,已偵測到伊朗發射新一波飛彈,但隨即解除警報說,民眾不再需要尋找掩護。以軍先前警告,伊朗發射的飛彈正往以色列北部飛來,軍方正努力攔截。
美國傳媒報道,根據一名美國官員和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軍「福特」號航母打擊群預計將於下周部署到歐洲,靠近中東地區,將是第三艘航母部署在以色列和伊朗衝突地區附近。 「福特」號今次部署早在去年底納入美軍歐洲司令部的計劃。但鑑於當前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該航母很可能將駛入靠近以色列的東地中海海域。 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正前往中東地區,預計將與「喀爾文森」號航母會合或接替其任務。
根據《紐約時報》深度報導,川普有機會藉由推動伊朗核查與支持巴勒斯坦自決,化解以色列與伊朗長期衝突,為中東帶來數十年來罕見的和平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