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加碼3000億撐晶片業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推第三期
路透引述兩名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將推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第三期,預計融資規模達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藉此扶植中國晶片行業發展,並投資相關企業。
簡稱國家大基金(大基金)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4年成立,並於2019年推出第二期,前兩期分別籌集了約1387億元及2000億元。大基金主要的出資人為中國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總公司,而中移動(0941.HK)及紫光通信等國企或國企旗下公司也是其金主之一。
大基金曾投資內地晶片龍頭中芯國際(0981.HK)及華虹半導體(1347.HK),而閃存製造商長江存儲及部分較小規模的公司,亦屬大基金投資對象。
籌募過程或需時數月
據報,大基金第三期早於幾個月前已獲當局批准,但正式推出時間尚未知悉,亦不知道有關安排將來會否調整。消息人士透露,第三期主要投資重點之一為晶片製造設備。財政部擬向第三期出資600億元或五分之一,餘下資金則會向其他出資者募集,但尚未清楚其他出資者的具體情況,籌資過程或需時數月。
消息人士稱,大基金考慮聘請最少兩間機構管理第三期資金,首兩期管理人華芯資本,料成第三期管理人之一。
另邊廂,中國官員亦已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航天投資控股接觸,商討由航天投資控股出任其中一名第三期管理人。
最少聘兩機構管理資金
對於上述有關大基金的傳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財政部、工信部,以及大基金本身,均未有回應路透查詢。
國務院在2014年中提出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訂下兩個里程碑目標,第一是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逐步縮小,令16納米及14納米製造工藝於2020年實現規模量產;第二是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在203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屆時已有一批中國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然而,在美國去年10月對中國頒布先進晶片技術制裁下,上述目標達成的難度明顯加大;雪上加霜的是,大基金去年中爆出違法違紀醜聞,時任國家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及多名華芯高管均被中紀委調查,外界一度擔心事件會累及中國晶片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