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開採可燃冰 將改變世界能源局勢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政府昨日宣布,在香港以南二百八十五公里,中國的科研人員進行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出氣已超過一周,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採取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國土資源部稱,此是繼美國引領頁岩氣革命之後,由中國引領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會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預計二〇三〇年前進行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昨天在試採現場會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賀電,稱是「歷史性突破」,「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據報道,在離香港二百八十五公里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中國科學家今年三月設立了可燃冰試開採鑽井台「藍鯨一號」。採氣點位於水深一千二百六十六米海底以下二百米的海牀中。 本月十日鑽井台正式出氣試點火成功,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開採八天,累計產出天燃氣超過十二萬立方米,產出的天燃氣甲烷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日產超過一萬立方米以上,最高日產達到了三萬五千立方米。這種連續穩定的出氣,達到了中國科學家原來預定的目標。 據稱,日本、美國及加拿大等國較中國更早取得可燃冰樣本,也較中國更早開始海洋可燃冰開採研究,但均告失敗。二〇一三年三月,日本宣布成功從愛知縣附近深海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採掘技術的國家,但該次試採僅維持了六天,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被逼停止。 現場指揮、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葉建良表示,中國這次試採是運用了地層流體抽取法,屬減壓開採法的一種,目的是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從而打破了可燃冰儲層的成藏條件,之後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一樣的可燃冰聚集,利用中國自主研發的一套水、沙、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這也是在國際上從理論到技術方法的一個創新。」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表示,中國實現了在可燃冰開採技術上的領跑。這是繼美國引領頁岩氣革命之後的,由中國引領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會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中國的科研人員將繼續努力,希望早日實現可燃冰商業開採。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