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克強五年減稅十萬億 財政政策重心之變冀望水深魚歸

【彭博】-- 今年是中國總理李克強任期的最後一年。如果盤點他日後可能被世人記住的施政亮點,那麼持續多年的大規模減稅降費無疑是其中之一。

李克強本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預計今年退、減稅規模將在2.5萬億。該規模僅次於2020年減稅降費2.6萬億元的紀錄,相當於去年全國稅收收入的14.5%,大超市場預期。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將減稅降費對經濟的作用喻為「給登高山的人輸氧」和「施肥施到根上」。

彭博匯總2018年以來每年的減稅降費規模,發現李克強最近一屆五年任期實施的減稅降費總規模逼近十萬億元。這些舉措使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心,從過去單純依靠大規模基建拉動經濟,轉為更加兼顧直接降低企業負擔,依靠保護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托底就業和經濟成長。

「退稅降費是在做減法,但實質上也是加法。」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去年中國新增納稅市場主體交的錢,超過了當年減稅的錢。「水深魚歸、水多魚多,這是涵養了稅源,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

最新進展:中國國務院開會再提保成長及穩預期 明確增值稅大規模退稅時間表

「中國減稅意在調整和刺激供給側,政府計畫通過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稅費,來提高這些企業的生存能力。」威拉姆特大學教授Yan Liang表示,減稅措施同時鼓勵企業增加在技術和研發領域的投入。

宏觀稅負降

彭博計算中國稅收和社保費之和占GDP的比重,發現中國近十年來宏觀稅負呈現下行趨勢,截至2021年末累計降低2.3個百分點至不足21%,顯著低於OECD國家接近34%的平均宏觀稅負。

如果不考慮社保繳費,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下屬的中國稅務學會理事焦瑞進測算,近三年來稅收占GDP的比值分別為16.02%、15.19%和13.52%。即2021年宏觀稅負降幅最大,降了1.67個百分點。

李克強表示,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也是其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隨著他卸任總理,市場對後續減稅降費的力度抱有疑問。

「過去幾年的減稅降費非常有效地扶持了經濟成長,」中國財政部下屬智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福昌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由於減稅降費會進一步加劇財政收支矛盾,且中國稅收占GDP的比重和國際相比已經較低,「大規模減稅降費不可持續,未來減稅降費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留抵退稅

財政部長劉昆兩會期間表示,今年減稅降費支持方向聚焦製造業、小微企業,製造業等6個行業的退稅減稅達1萬億元的規模,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益受惠也達1萬億元的規模。

今年減稅的「重頭戲」是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預計達到約1.5萬億元。李克強並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效果好,我們還會加大力度」。增值稅是中國最大的稅種,其籌集的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在40%左右。

根據財政部網站發布的政策解讀,留抵退稅就是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通過提前返還尚未抵扣的稅款,直接為市場主體提供現金流約1.5萬億元,增加企業現金流,緩解資金回籠壓力。

周一召開的國常會確定了退稅的具體時間表,要求對所有行業小微企業、按一般計稅方式納稅的個體工商戶存量留抵稅額6月底前一次性全額退還,對製造業等6行業的存量留抵稅額從7月1日開始辦理,年底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4月1日起按月全額退還。

不過,在趙福昌看來,留抵退稅的意圖很好,但「由於可能存在企業交稅的地方和退稅的地方不一樣的情況,那麼退稅的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去足額按時退稅值得觀察。」

對此,國常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安排。中央財政在按現行稅制負擔50%退稅資金的基礎上,再通過安排1.2萬億元轉移支付資金設立3個專項,支持基層落實退稅減稅降費和保就業保基本民生等。據財政部消息,首批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的專項轉移支付4000億元已於周一下午下達。

各有側重

此前的減稅大年2019年和2020年也各有側重。比如深化增值稅改革是2019年減稅降費的核心內容,當年將製造業等企業16%的增值稅稅率降到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10%的稅率降到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而2020年,減費是主力,2.6萬億減稅降費規模中有1.7萬億來自社保費的減免。

趙福昌表示,我們去地方調研時企業對2020年社保費減免政策的獲得感非常強。因為社保費是企業必須要按時足額繳納的,企業壓力比較大,這部分節省下來的錢可以用於擴大生產、增加研發。

談及未來幾年中國財政政策是否還有足夠空間進行大規模減稅降費,畢馬威中國供應鏈主管合伙人梁因樂認為,未來減稅降費的力度能否持續要看征管的力度能否跟上。比如去年對平台經濟、網紅的征管加強,這些企業的補稅可以成為減稅降費的一個源頭。一些在現行經濟環境裡利潤還不錯的行業,如一些生物醫藥、金融保險企業,有要面對加強征管的可能。

(新增留抵退稅小標題下最後一段財政資金下達情況)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