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首次從制度層面關注高校抑鬱群體,為何不快樂?

這是中國首次從制度層面關注高校抑鬱群體。9月11日,國家衛健委明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中國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曾感覺抑鬱。而另據中國兒童中心的一份報告,中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如抑鬱、焦慮、強迫、自殺自傷等。 精神科醫師分析,畢業之後能不能找到工作、大城市能不能落戶、能不能養活自己,許多大學生在這些問題上表現得十分焦慮。此外,家庭的問題、本人的性格、早戀的問題、霸淩、加上現在觀念更加開放,小孩子經常可以看到莫名其妙的社會上的事情;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 現在就讀於北京一所高校控制工程專業的A同學患有中度抑鬱症,備考的那一整年,他一周只給自己放一個晚上的假,平時都是從早上學到半夜。大學生B同學則因感情問題患上抑鬱症。 不過即使篩查出有問題的學生,學校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治療也是一個問題。清華大學接受心理諮詢的預約時間,最快也要半個月以後。此外,心理學家認為,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鬆弛多元的社會風氣很重要,大學生畢業後只做個普通工人也很好,行業其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