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探測儀 聽聲識氣驗螺旋菌

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任偉、醫學院助理教授何建輝和總護士長程月玲合作,研究將新技術應用於醫療系統和公共衞生上。

【星島日報報道】空氣中的微量氣體嗅不出亦看不見,但可透過它們發出的聲音來識別。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和醫學院團隊花三年時間,研究出「石英增強光聲光譜技術」裝置,可應用於檢測幽門螺旋菌的吹氣測試,或檢測其他空氣污染物,不僅成本只需數百元,而且體積方便攜帶,零點一秒就可得出檢測結果。有關技術已申請美國專利,盼在十年內普及應用到醫療和公共衛生上。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助理教授任偉,三年前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開展研究「聽聲識氣」技術,即利用激光激發氣體粒子震動,讓它們膨脹和產生壓力波,再利用手表零件常見的石英音叉,辨識不同氣體發出特定頻率的聲音,從而辨識出空氣中不同氣體的含量。 任偉指,技術用於檢測微量氣體雖然先進,但未夠「接地氣」,於是與醫學院合作研究,發展至檢測幽門螺旋菌的吹氣測試上。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總護士長程月玲指,現時部分公立醫院會以碳十三尿素呼氣法,檢測病人有否患感染幽門螺旋菌相關的胃潰瘍及胃癌等疾病,但每部機器動輒四、五十萬元,體積也不小,所以應用未算普及。 「呼氣分析系統誤差率只有千分之一,符合臨牀分析標準,整套系統研發成本約一至兩萬元,若將來大量生產成本可降低。」任偉坦言,與傳統技術相比,新系統不僅成本和體積大大減少,而且可實時讀數,較現時技術延後十分鐘才得出讀數方便。 他又指,中大去年初已獲醫管局許可,今年十月起將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進行約七個月臨牀測試,以便進一步研究可否取代現沿用的昂貴的國外進口檢測機器;另外,中大正與科學園本地公司接洽,研究將系統產品化推出市面。 除醫療輔助器材應用,「石英增強光聲光譜技術」亦可用於實時測量汽車尾氣一氧化氮,以及室內空氣甲醛濃度,相關裝置成本只需數百港元。 有份負責研究的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何建輝表示,新技術檢測空氣中的污染氣體,精確度連空氣中十億分之一的污染物濃度都能檢測到。 「傳統檢測家居裝修後甲醛濃度需時兩三天,但新技術一秒鐘可得出十個數。」何建輝指,極微量的甲醛也足以影響嬰幼兒發育,而新技術精確、省時,而且成本低廉,相信市場需求大,將來能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