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壓力大 家長留意子女情緒

悠長暑假過後,學生需要一些時間,重新適應校園生活。

【星島日報報道】昨日Elsie講過小學生的開學適應,今日就講中學。早前有團體就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呈抑鬱徵狀的人數佔受訪學生的五成三,即每兩個中學生中,就有一人受抑鬱困擾,比例創六年新高,而開學期間亦是學生容易感到焦慮的時間。Elsie問過聖雅各福群會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經理林亦雯,她說中一、中四及中五學生,開學後面對的壓力較大,來源包括學業、朋輩關係,以及青春期身心的轉變等,家長須特別留意他們的情緒。 經常在學校做輔導工作的林姑娘表示,中學階段內,以中一生最多適應問題,除了由小學轉至中學,環境和人物轉變外,還要面對社交問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情緒也不穩定,都要他們慢慢適應。「中一生面對新環境,容易感到擔心和困擾,因為在小學時,他們是大哥哥大姐姐,但升中後,就好像要做回BB,在心理上要時間適應。」 此外,在學業對中一生是另一挑戰,例如中學的科目較小學多,而且學習模式上,老師不會像在小學般,訂立那麼多規矩,反要需要培養學生個人的責任感,以及時間管理能力,對中一生來說,初期未必習慣。如果就讀中文小學的學生,升讀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時,適應上的困難就更大,所以家長平日就要多鼓勵,表達對子女的支持。 另外,林姑娘指中一生開始建立自我形象,亦很重視友誼,會因為社交關係影響情緒。她憶述曾遇過一個個案,該中一生在小學時,跟同學關係欠佳,原本想在升中後,認識新朋友,改善人際關係。誰知道小學同學跟他升讀同一所中學,使他期望「重新開始」的計畫落空。 「後來有些老師知道這位同學的情況,於是安排他參與不同活動,以及和其他同學做專題研習,讓這位學生認識其他新朋友,擴闊生活圈子。」林姑娘說家長明白子女的心態後,就可以多留意子女的情緒,給予適當的支援,最重要是保持溝通。她指中一生的適應期,由一星期至一個月不等,視乎個別學生而定。 除了中一生要適應外,他們的家長也需要適應。林姑娘表示,子女在小學階段,會為子女設立很多框框,當他們升中後,家長要慢慢學習放手,但同時仍要多聆聽。「升中後,有時子女可能會向家長談老師的問題,但家長只簡單回應『你不要理會老師啦!』,沒有理會子女的擔憂和不安,所以家長要學習聆聽,先支援子女情緒,再想解決方法。」 此外,中四和中五學生亦是壓力較大的年級,當中主要來自面對公開試的壓力,尤其升中四的學生,剛面對選科後的重新適應,開始時或會感到困難。另外,升上高中後,課程時間緊逼,有時需要補課,家長宜多跟子女傾談,了解他們面對課程的困難,也可跟他們做一些減壓活動,不要被緊張情緒,影響日常生活。 林姑娘說,以她以往跟中學生的傾談中,知道他們除了希望父母給予他們自由外,最想是得到父母的肯定,知道他們有付出努力,或者有時帶他們好好吃一頓,有助讓子女減壓。最重要的,就是當子女找他們時,父母可表達支持。 要察覺子女是否受情緒困擾,林姑娘提醒家長,主要是留意他們的言行,例如不想上學、說話較平日少、無端生病、哭或消瘦,甚至有傷害自己的念頭,遇到這些情況,家長應找專業人士幫忙,如社工和老師;若情況嚴重,就可能要找教育心理學家幫忙。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