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難大爆貿戰 小規模衝突難免

【經濟日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黯然落幕,反映分歧嚴重,內部政治問題更令雙方難以讓步。然而中美之間未虞爆發大規模貿易戰,但局部小規模衝突恐難避免。 特施政陷困境 中國牌挽民望 會前氣氛已甚差,特朗普點名指摘中國在鋼鐵貿易上對美傾銷;會後雙方在沒任何解釋下,取消原定記者會,更沒發表聯合聲明,打破金融海嘯後中美對話的慣例,不歡而散的味道濃烈。 雙方談不攏,相信各自有其理由。美國方面,特朗普內外交困,一事無成,更身陷通俄門泥淖,以致民望跌至36%新低,急需挽民望。他大打「中國牌」,除向支持他的銹帶州份工人交代,亦要為商界打開更多中國市場。且之前圖借助中國牽制北韓,迄今未有成效,更需要大力打經貿牌以加強施壓。 特朗普現在拿中國經貿問題發難,實屬遲來的衝突,因早在競選期間,他便揚言一上台就會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其後因種種緣由包括北韓問題,才令中美經濟摩擦押後爆發,其間雙方享受難得的近百天蜜月期。 對中國而言,事關重大的十九大召開在即,國家主席習近平自不能對外顯得弱勢,而特朗普要求大門打開,特別是金融市場,更不符中國利益。 開放金融市場 須按北京步伐 過去幾年,中國多方面漸進開放金融市場,如讓香港成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繼而在倫敦、法蘭克福設立人幣交易和結算中心,推進人幣國際化;並透過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讓外資來港買內地股票和債券等。故開放金融市場的大方向沒問題,但步伐與範疇必須依從本身需要與現實限制,尤其當前全國正加緊金融監管和去槓桿,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爆發。 倘若在這關鍵時刻,中國在美國逼迫下驟然開放金融門戶,恐怕會令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更高,北京對金融安全時刻不忘,自然難以接受。 何況,中國亦希望藉此迫美國開放高科技產品輸華。在優勢互補下,中國所需,美國所長,就是高科技產品,如果美國要公平和改善貿赤,需解除對華輸出高科技產品的限制。 這場遲來的貿易摩擦終爆發,但中美都沒條件大打貿易戰,礙於政治理由,必須在姿態上企硬,可能選擇一些影響較小的範疇開刀,故出現小規模貿易衝突的風險甚高。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