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民安(08283)9個月虧轉盈賺19萬新加坡元 不派息
<匯港通訊> 中食民安控股有限公司(08283)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個月業績:
股東應佔溢利: 18.8萬新加坡元, 虧轉盈 (去年同期虧損4.4萬新加坡元)
每股盈利: 0.009新加坡仙
派息: 無
(WH)
<匯港通訊> 中食民安控股有限公司(08283)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個月業績:
股東應佔溢利: 18.8萬新加坡元, 虧轉盈 (去年同期虧損4.4萬新加坡元)
每股盈利: 0.009新加坡仙
派息: 無
(WH)
不時都會聽到有打工仔抱怨自己的職場生活,特別是在疫情幾年後,大部分公司和員工都習慣了在家工作的模式,因此以往能夠賺取一天額外假期的颱風假、黑色暴雨假停工下,現時都需要隨時開電腦工作。雖然如此,香港的職場生態仍然受不少人嚮往。早前,一位內地女就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揚言自己在來港工作過後,愛上香港的職場環境,不但列5大中港兩
移民潮下,香港各行各業都欠缺人手,港府遂推出不同政策應對,招攬大量內地人來港工作。高才通以外,在港唸書的內地生畢業即可獲兩年工作簽證,比之前延長一年。惟因應修讀科目、工作經驗、語言能力、文化背景等因素,內地生在港求職之路不盡相同。
國泰航空(00293)昨日舉辦見習機師培訓計劃35周年慶典,繼續致力培育新一代航空專業人才。活動同時見證國泰航空、香港理工大學及我們的飛行訓練新夥伴 AeroGuard 合辦的綜合培訓課程首屆學員順利畢業。21名完成訓練的畢業生已加入國泰航空擔任二副機長。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國泰航空植根香港,多年來一直培育本地航空專業人才及傑出機師。今年是國泰航空見習機師培訓計劃成立35周年,至今公司已有逾1000位機師透過此計劃投身航空業。在2023及2024 年,我們將招募超過800名見習機師,人數為歷年之冠,更首次於中國內地招募學員。預計至2024年底,國泰航空的機師團隊每兩位機師便有一位畢業於歷屆的見習機師培訓計劃。」「我們很高興首批參與綜合課程的見習機師順利畢業,亦很慶幸可以為有志實現夢想、展開專業機師生涯的年青人提供更多機會。」「能夠達成這項重要里程,我們要特別感謝運輸及物流局、民航處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的鼎力支持。我們堅信香港有深厚潛力成為世界頂尖的航空人才培訓中心,而本地綜合課程正是達成此願景的重要一環。」(BC)#國泰 #見習機師
美國周三(6日)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 ADP 就業報告顯示,2023年11月,美國私人企業僱用了10.3萬名員工,低於10月下調後的10.6萬人,以及市場預期的13萬人。其中,服務業新增就業11.7萬個。由於製造業和建築業分別裁減1.5萬和4千個職位,商品行業共裁減1.4萬個職人。 同時,薪資成長持續放緩,在職人員薪資漲幅為5.6%,為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跳槽者薪資漲幅為8.3%,為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ADP 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表示,餐廳和酒店在疫情後的復甦期間是最大的就業創造者,但這種增長已經過去,休閒和酒店業趨勢的回調表明整個經濟將在2024年看到更加溫和的招聘和工資增長。(to/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巴郡手持現金破紀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美:BRK)業務多元化,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不包括某些投資業績)由2022年同期的77億美元,增加至108億美元,按年增幅達40%。今年第三季度,虧損128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虧損28億美元;A股每股虧損8,824美元,B股每股虧損5.88美元。投資及衍生工具虧損由2022年同期的104億美元,增加至今年第三季的235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美股三大指數均見下跌,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下跌2.6%、3.7%和4.1%。巴郡在第三季度大量買入美元短期國債,截至今年9月底止,持有1,264億美元相關投資,去年底為930億美元。第三季度,利息和其他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的4億美元,增加13億美元至17億美元,主要因短期利率上升。今年9月底,巴郡持有現金1,5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截至今年9月底,巴郡的投資組合大部份是美股,當中的78%的股權投資公允價值集中在五間公司,包括蘋果(Apple Inc.,美:AAPL)、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BA
受友邦(01299.HK)、騰訊(00700.HK)及港交所(00388.HK)弱勢拖累,恒指今日(5日)持續向下,再創年內低位。美國國債孳息率回升,美股道指及納指隔晚(4日)各跌0.11%及0.8%,撰文之時,美國10年期債券跌至4.253厘,美匯指數升至103.68,道指期貨最新跌64點或0.18%,納指期貨最新跌0.5%。上證綜指全日跌50點或1.7%收2,972點,失守3,000點關,深證成指跌2%,而滬深兩市成交額共8,225億人民幣。。 恒指低開39點後跌幅擴大,午後曾跌417點一度低見16,228點,尾市跌幅稍為收窄,全日跌318點或1.9%,收16,327點;國指全日跌93點或1.6%,收5,609點;恒生科技指數跌77點或2.1%,收3,682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1,180.25億元,滬、深港通南下交易淨流入31.92億及29.49億元人民幣。友邦全日股價跌4%,港交所全日股價下挫5.5%收253.6元創新低。聯想集團(00992.HK)股價急跌10.2%。 就評級機構穆迪調低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至「負面」,中國財政部表示,對此感到失望,指預計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將保持回升向
中國明年將有1,179萬名應屆大專生畢業,較上年度增加21萬人,再創新高,是連續第三年人數過千萬。為緩減大專畢業生就業困難,國家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6條舉措,要求各地各高校實施「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通知》強調,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各地高校要將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要健全就業促進機制,調動各方力量促進就業,強調要大力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持續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問企業,促就業行動,吸引更多畢業生到基層前線就業創業。推動各地盡早安排國有企業、公務員等招考,及各類升學考試等,為畢業生爭取更多求職時間。各地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新產業,在創意經濟、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等多領域靈活就業。 同時積極鼓勵畢業生應徵入伍;又要求學校幫助學生增強就業能力,獲取就業機會。
金管局公布金融服務人才發展報告,訪問逾1200名主要國際中心專業人士,並分析逾160萬份 LinkedIn 線上履歷。調結果發現,分別有91%及93%受訪者認為人口結構變化及行業吸引力減退,是國際金融中心人才短缺的兩大共通主因。受訪的人力資源領袖認為,香港未來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吸引之處是健全的法律和監管環境、配套完善的社會基礎設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與全球的聯繫。人力資源領袖亦指出,金融專才在決定工作地點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薪酬、生活質素、企業文化和聲譽,以及升遷前景。根據線上履歷的分析,香港金融專才提升得最快的技能包括:客戶服務、軟件工程、機器學習、電腦程式設計和財務諮詢。香港金融專才在以上領域的提升率,高於該報告涵蓋的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平均水平,意味香港金融專才比全球同行在這些高需求領域上更自強不息,提升自我技能。報告指出,多個地區的人才發展政策,主要聚焦在四大重點範疇,包括提供關於技能的資訊、吸納外來人才、從業員的再培訓和技能提升,以及發展金融科技人才庫。對國際金融中心而言,推動市場發展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因此,香港必須繼續建立一個蓬勃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進
根據富達國際最新公佈的《2023年全球情緒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對自身的財務、健康及工作狀況感覺良好,但同時認為經濟、通脹及生活成本等因素帶來一定壓力,理財行為大致與2022年的調查結果相若,量入為出的比例略高於入不敷支者。本年度調查於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日本、印度、南韓和澳洲等23個市場進行,訪問逾2.5萬名受訪者,旨在深入分析各地在職人士對財務、健康、工作和生活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全球過半就業人口對未來抱持樂觀的態度,扣去感悲觀受訪者後的樂觀人數較去年增加15%。亞洲受訪者普遍較歐洲的樂觀,其中又以中國內地(84%)及新加坡(75%)的在職人士,對未來6個月前景感樂觀的比例最顯著。日本就業人口對未來的看法最為負面,38%日本受訪者對未來感到悲觀。中國內地和印度的在職人士普遍對其日常財務和儲蓄狀況感覺良好,與香港和新加坡就業人口普遍感憂慮形成對比,只有46%香港受訪者及43%新加坡受訪者對其日常財務狀況感覺良好。世界各地在職人士的主要長線理財目標與2022年調查結果相似,分別為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或收入(96%)、確保退休後財務安穩(95%)、為晚年生活作準備(92%)。有趣的
美債孳息上升推低美股,納指隔晚(4日)跌0.8%。港股早市下跌。恒指低開39點後跌幅擴大,半日跌292點或1.8%,報16,353點;國指跌82點或1.4%,報5,621點;恒生科技指數跌76點或2%,報3,683點。大市半日成交總額591.61億元,滬、深港通南下交易半日淨流入12.68億及4.09億元人民幣。 科技股方面,內地11月共批87款國產網絡遊戲,網易(09999.HK)「世界之外」在列,惟網易早市跌4.7%。阿里(09988.HK)跌0.8%報70.25元,騰訊(00700.HK)、美團(03690.HK)、小米(01810.HK)、京東(09618.HK)及快手(01024.HK)跌2.2%至2.7%,百度(09888.HK)跌3.4%。此外,中軟(00354.HK)、美圖(01357.HK)及聯想集團(00992.HK)跌逾6%。手機部件股丘鈦(01478.HK)及舜宇(02382.HK)各跌5.3%及4.3%。 電動車股蔚來(09866.HK)獲准在內地生產電動車,股價升4.1%,比亞迪(01211.HK)逆升1.6%。其他消費股下滑,百威亞太(01876.HK)及
國泰(00293.HK)、香港理工大學及國泰的飛行訓練新夥伴AeroGuard合辦的綜合培訓課程首屆學員順利畢業。21名完成訓練的畢業生已加入國泰航空擔任二副機長。 國泰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在今年及明年將招募超過800名見習機師,人數為歷年之冠,更首次於內地招募學員。 他預計,至明年底,國泰航空的機師團隊每兩位機師便有一位畢業於歷屆的見習機師培訓計劃。 (ha/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融創中國(01918)公布,2023年11月,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合同銷售面積約26.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3,060元/平方米。截至2023年11月底,集團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792.8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567.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3,980元/平方米。(WH)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蔚來汽車周二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3 會計年度第三季黯淡財報,儘管該季營收成長逾四成,但仍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該季虧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一成,另外第四季電動車交付數量與營收展望也表現不佳。
中國恒大(03333)公布,有關金碧物業向包括該公司及三家相關附屬公司提出追償一事。該公司及三家相關附屬公司已收到中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的訴訟通知,金碧物業就其20億元人民幣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行一事,向包括該公司及三家相關附屬公司提出追償約19.96億元人民幣款項,及暫計利息約1.52億元人民幣。該公司將諮詢法律意見以維護公司之合法權利。(WH)
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馮殷諾表示,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吸引人才來港後,數據反應正面,有不少大型機構被亞洲的機遇吸引並正在尋找投資機會,亦對香港的前景有信心,認為國際金融中心出現人才流動十分正常。他相信,只要投資前景穩健和可持續,人才就會隨著大型機構的業務發展而進入本港。 馮殷諾認為,目前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都面對總體勞動人口下降、科技發展迅速的挑戰,企業難以在新興領域尋找人才,認為本港在客戶服務、金融科技及ESG領域的人才需求較大。 他指出,香港在綠色金融、財富管理、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及擴展新市場已取得成效,相信有助吸引人才,而政府提出的金融科技政策藍圖亦有助提升整體行業水平,加上有入境配套協助人才長期留港,相信可以成為本港人才庫的「生力軍」。
名創優品(09896.HK)連日捱沽,現報38.1元,跌17.71%,據內媒稱股價下跌是由於名創優品高管李敏信先後兩次合共減持180萬股。 名創優品向《36氪》表示,公司注意到最近數個交易日股票成交價格及交易量的不尋常波動,經公司內部問詢,管理層確認不知悉任何可能引起股價及成交量大幅波動的需要公開揭露的資訊。今年第四季以來,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正常兼且順利,財務狀況穩健,沒有發生任何重大不利變動。(mn/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華南城控股(01668)旗下嘉泰成國際貿易(深圳)與巴基斯坦 Zaryans 企業集團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華南城集團總部二樓會議廳舉行。根據協定,嘉泰成和 Zaryans 商業集團將在進出口貿易、物流等領域分享經驗並展開深度合作,以擴大雙方在兩國的市場份額。資料顯示,嘉泰成國際貿易(深圳)是華南城控股旗下國際貿易板塊業務的運營商,並在俄羅斯設有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進口植物油脂、農產品、肉類凍品等,從原材料收購到委託加工及成品進出口、物流配送、報關報檢等全鏈條提供供應鏈服務。Zaryans 商業集團於1985年在巴基斯坦成立,從單一來進口獸藥,旨在改善巴基斯坦的動物保健和家禽養殖設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業務的急劇增長,已經實現了多元化發展,旗下擁有15家公司,成為一個擁有多種不同商業模式的跨國企業集團。 (BC)#華南城 #嘉泰成國際
藥明生物(02269.HK)今日(5日)復牌,低開4.98%,現報31.5元,跌4.98%,成交556.45萬股,涉資1.75億元。 藥明生物昨日(4日)跌23.8%後中途停牌,公司召開業務最新消息會議,強調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維持強勁勢頭,兼且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並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動,雖然今年目標收入增長低於預期,但公司仍對未來前景保持樂觀,旨在於今年實現集團整體收入約10%增長,並將繼續投資提升能力及產能,以在2024年及2025年保持強勁的毛利及增長率。(mn/cy)~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交銀國際發表報告指,藥明生物(02269.HK)核心業務增速下滑,公司下調今明年收入和利潤指引。公司料今年剔除新冠項目後收入預計增速36%,但整體收入增速預計僅為10%,大幅低於此前30%的指引。利潤方面,全球基地產能爬坡導致今年毛利損失1億美元,公司預計今年毛利率約40%,淨利潤與去年基本持平,經調整淨利潤小幅下滑。 交銀國際下調藥明生物目標價至34元。根據公司最新指引及行業實際訂單情況,下調公司今年至後年各年收入預測14%至24%,至分別168億、189億及233億元人民幣,同時下調毛利率預測1至3個百分點,各至39%、41%及42%。經調整淨利潤預測下降28%至32%,各至45.6億、52.9億及67.6億元人民幣。 該行認為,藥明生物在中短期內面臨較大行業壓力和業績不確定性,未來數月內股價仍有一定的下行風險。目標價對應僅3%潛在升幅,下調評級至「中性」。(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首份《匯豐環球企業家財富報告》指出,向家庭成員傳承財富為亞洲企業家的首要考慮,但當中有許多人卻未作充份準備。另一方面,若然亞洲企業家透過出售股權退出業務,他們較不傾向出售全部股份,從而保留其影響力。報告指,超過一半的亞洲企業家希望將財富用於慈善事業或可持續╱影響力投資。他們也希望將自己的財富投資於自身或其他的未來業務。亞洲企業家族在規劃財富方面領先,但在與繼承人展開討論方面卻較為落後。當退出業務時,相比起出售業務,亞洲受訪者較為傾向於將業務交棒予下一代直系親屬。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分別有61%及53%企業家打算將業務交棒予下一代直系親屬或其他家庭成員;而法國則只有36%受訪者有同樣的想法。然而,研究發現,大多數亞洲企業家(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內地平均約70%)尚未就財富轉移與家人展開討論。調查結果亦顯示,全球有8%企業家從未打算提出他們的財富轉移計劃。匯豐環球私人銀行財富策劃與諮詢服務亞太區主管林建璋表示:「我們的調查結果發現,許多企業家都意識到預備財富轉移的重要性,但開始為繼承人做好準備的人卻為數不多。決定配置家族財富的方式或選擇家族的未來接班人或會為企業家引起壓力、情緒波動和業務的不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