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寒|4種養生食材你要識 中醫教你煲黨參烏雞湯

1月20日迎來傳統二十四節氣的「大寒」,代表極冷。據醫管局資料顯示,貫徹冬季養生的原則,除了早睡晚起,輕量運動外,入睡前可以熱水浸腳,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提升睡眠質素,對預防腳冷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至於飲食方面,有中醫分享養生貼士,強調補益肺、脾、腎臟。

「廿四節氣的大寒,意味著酷寒、極冷,在這些日子由於天氣嚴寒,特別容易感受寒邪,對體弱、氣虛、陽虛的人來說也容易感到不適。」註冊中醫師邱宇鋒受訪時指出,此時養生防病需注意保暖,「勿吹風受冷,減少體力消耗的活動,以保存精氣神,勿使耗散。保健方面可熱敷或溫灸足三里穴、肺俞穴、腎俞穴、湧泉穴,以扶正固本。」

湧泉穴

足三里穴

邱醫師補充:「一般而言強調補益肺、脾、腎臟,年輕人較重視肺、脾,少吹風、少食生冷,中老年人較重視脾、腎,宜熱食,並減少體力及精神消耗,增加休息時間。飲食方面如黑豆、栗子、薑、蒜都是寒冬常用的溫補食材,藥材方面如杜仲、巴戟天、狗脊、乾薑、肉桂也可用於寒冬溫補。」

至於像羊肉、火鍋等食物由於相對較溫燥,有傷津劫陰之虞,因此他建議,如體質陰虛或容易熱氣上火者便需慎用,一般人亦不宜頻繁吃火鍋、牛羊肉等溫燥食物。

想趁大寒調理,可參考邱醫師提介的以下食譜︰

保健湯水|黨參杜仲淮山杞子烏雞湯

  • 材料:黨參20克、杜仲15克、淮山30克、杞子12克、陳皮6克、烏雞一隻

  • 製法:烏雞洗淨出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每周1-2次。

  • 功效:溫補脾腎

  • 註:感冒忌服

Text:Fion

延伸閱讀:

  1. 秋冬掃街|營養師拆解番薯、栗子及粟米營養成分及功效

  2. 粟米不同顏色各具好處 可代替米飯作減肥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