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物流會議11.21實體舉行 業界估港空運量今年續全球第一
亞洲物流及供應鏈業界年度盛事、貿發局及政府合辦的「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2023」,將於本月21日至22日在灣仔會展舉行。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是次為疫情後全面通關首個實體會議,預計今年實體參與人次約2000人。
一連兩天會展召開 料2000人參與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在會議簡介會上稱,去年本港機場空運處理420萬公噸貨物,成為全球第一,雖然今年上半年空運貨量有回落,但下半年開始回穩,料本港全年有機會保持第一。
劉會平說,今年會議主題為「未來供應鏈新格局:多元.減碳.數碼化」,聚焦以多元化策略應對全球貿易變化及不確定性,推動業界減少碳排放,促進行業數碼化及可持續發展,同時向全球推廣香港優勢,當中包括戴爾、達飛海運集團、DHL、聯邦快遞、京東物流(02618)等代表出席會議。他又稱,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推動海陸海運措施,以帶動本港物流業可持續及高質量的發展,是次會議有助業界交流及發掘新機遇。
他指出,去年會議參加者當中有35%為貨主,來自不同行業例如時裝、電商及零售商等,另有4%為電子商貿及科技供應商,料今年參加者的佔比與去年相若。今年會議新增3個工作坊,提供ESG及電子商貿等實用技巧;展覽方面,今年約有100間參展商,當中將展示行業自動化技術、工作智能與數據系統等。
機場三跑利運輸 憂人手不足
另外,易志明提到,今年本港貨運量主要由電子商貿帶動,歐洲貿易航線較弱,反而中東及亞洲貿易航線表現較好。隨着明年機場三跑全面運作,相信會推動本港航空貨運,惟憂慮航運界人手不足。至於海運方面,由於中國內地PMI指數低於50,來自中國內地的訂單減少,影響了本港海運表現。
近年本港空運及物流走向數碼化,易志明指本港機場就此引入新科技及新能源,包括無人駕駛拖車、可持續航空燃油等,同時政府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令香港物流業邁向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國際化、便利化五大方向,以提升競爭力。他認為,政府正推動「智慧港口」建設,航運及物流行業已準備好數字化,期望政府帶領業界落實各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