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樂主義——樂滿法蘭西

《法國五月藝術節》既有《灣仔──世界音樂日》,還有Rover的演出。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水月一(黃子翔),吸吮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歌的奶水成長,及後受外國另類音樂熏陶,近年回溯華語音樂。現於報章撰寫樂評,發現音樂汪洋浩瀚、個人才疏學淺。網誌:watermoonone.mocasting.com。 隨着《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揭開帷幕,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又來了,再次給全城塗上法式姿采。樂迷的焦點也自然落在音樂節目環節上,法式音樂,又是否你杯茶? 對於古典音樂迷來說,聖桑、德布西等著名法國作曲家的大名與名作,固然熟悉不已,而有法國香頌天后美譽的Édith Piaf,也是許多資深流行樂迷的心水之選,筆者亦難忘由女星Marion Cotillard主演、二〇〇七年的傳記電影《粉紅色的一生》。 筆者偏愛當代和另類,年輕時接觸的電子音樂組合Air,才算是真正開啟了我的法式音樂之門。他們那些結合流行旋律和電子節拍的組曲方程式,氣質優雅、精緻清新,也洋溢大量浪漫瑰麗色彩,他們製煉的Downtempo音色就是不一樣,筆者甚至一度以為所有法國音樂都是這麼浪漫性感──他們的《Sexy Boy》難道不是某種象徵嗎? Air由Nicolas Godin和Jean-Beno t Dunckel於一九九五年成軍,首張專輯《Moon Safari》、替蘇菲亞•哥普拉的《The Virgin Suicides》譜曲的電影原聲大碟等等,均成了許多樂迷的摯愛。筆者也從此一直追隨他們的電音足迹,《10,000 Hz Legend》、《Talkie Walkie》乃至精選作品《Twentyears》,都讓我神往──Twenty Years,是的,Air領着樂迷走一趟的法式電音旅程,已歷時二十年了。 因為Air,我也留意多了法國其他電子音樂樂團,好像Daft Punk、M83等等,各具風格,但談到喜好,還是Air最貼心。 另一位很欣賞的法國歌手,是活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譽為法語樂壇教父/法國貓王的Serge Gainsbourg,碰巧他的舊情人、英國殿堂級女星Jane Birkin,剛參與了《香港藝術節》的《交響情人》,縱使這位昔日女神已是七十歲高齡,其表現仍叫捧場客津津樂道。 談到Serge Gainsbourg和Jane Birkin,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兩人合唱的《Je t'aime...moi non plus》,歌中加插疑似性愛呻吟聲,大膽露骨,叫人臉紅耳熱,簡直就像一首譜成歌詞與樂章的牀上私語,驚動當時樂壇,至今仍是話題。 無論如何,Serge Gainsbourg這個集天才與壞男孩於一身的著名音樂人,便是這麼的叫人又愛又恨。個性不羈的他,音樂也難以定性,爵士樂、流行樂、搖滾樂、香頌、曼波(Mambo)、Reggae、電子、New Wave、Funk等等,全是他信手拈來、手到拿來的創作元素,其豐富性和音樂性是難以取代的,而歌中帶出的幽默感和愉悅感,也是不可多得,聽他的作品,會叫人醉倒。 說回《法國五月藝術節》,筆者最難忘幾年前Nouvelle Vague的表演。今屆音樂節目仍然豐富,除了不少古典音樂會,還有本名Timothée Régnier的Rover在灣仔葡萄藤教會演出,想在嘉年華式派對感受法式歌舞風情的話,《灣仔──世界音樂日》也是不錯選擇。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