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載客火車與貨運火車相撞增至2人死亡
俄羅斯載客火車與貨運火車相撞事故,增至2人死亡,31人受傷。 事發當地星期三下午,兩列火車在摩爾曼斯克州南部地區相撞並出軌。初步調查顯示,事故是貨運火車司機及助手駕駛不當所致,兩人已被捕。 鐵路公司說,傷者包括5名兒童;截至目前共14人住院,其中4人傷勢嚴重。
俄羅斯載客火車與貨運火車相撞事故,增至2人死亡,31人受傷。 事發當地星期三下午,兩列火車在摩爾曼斯克州南部地區相撞並出軌。初步調查顯示,事故是貨運火車司機及助手駕駛不當所致,兩人已被捕。 鐵路公司說,傷者包括5名兒童;截至目前共14人住院,其中4人傷勢嚴重。
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第二及第三大汽車製造商 Honda(本田)和 Nissan(日產)將討論合併事宜。
據《日經新聞》周二報道,本田汽車(HMC.US)和日產汽車公司計劃開始就可能的合併進行談判,最終可能擴大到三菱汽車公司。 報道指,該兩大日本汽車製造商計劃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討論在一家新控股公司中持有股權,合併後的公司將在該公司下營運。是次合併旨在幫助兩家公司與特斯拉(TSLA.US)和中國汽車製造商等電動車競爭對手競爭。(sw/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彭博】--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在探索合併可能性。這將產生豐田汽車在日本的單一勁敵,並讓合併後的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競爭挑戰。知情人士周二表示,這兩家汽車製造商一直在就合併進行初步談判。由於事未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其中一人說,雙方正在考慮的一個選項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來運營合併後的業務,而且該交易還可能擴大,把三菱汽車也拉入其中。他們說,討論還處於早期階段,也可能不會達成協議。本田執行副總裁Shinji Aoyama隨後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各種選項,包括可能與日產汽車合併。他說,雙方確實在考慮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來運營。原文標題Honda, Nissan Said to Explore Potential Merger to Take On ToyotaHonda Mulling Various Options Including Nissan Merger, VP Says --聯合報導 Chester Dawson.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2024 Bloomberg L.P
《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啟動合併磋商,料雙方快將簽署諒解備忘錄。 本田和日產計劃以控股公司的形式運營,並考慮最終將三菱汽車納入控股公司,日產是三菱汽車的大股東。 兩家公司的聲明未有宣布合併事宜,只表示正如今年3月時宣布,將探索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利用彼此的優勢。 在過去1年面對特斯拉及比亞迪等的價格戰,本田、日產及三菱等三間車廠謀求整合資源,更好地與特斯拉及比亞迪的競爭。
本田與日產證實,雙方正在協商合併,以因應來自中國汽車業的競爭以及美國市場銷售低迷的困境。日產股價急升23.7%,報418日圓,兩家車廠若再併入日產旗下的三菱,將成全球第三大汽車巨頭。本港汽車股普遍上升,除華晨中國(01114)因修訂派息政策至稅後盈利的派息比率不少於50%,暫升7.143%。藍籌車股如比亞迪股份(01211)、吉利汽車(00175)及理想汽車(02015)暫升1.7-5.7%。與本田及日產設合營的東風集團(00489)暫報4.39元,升6.813%,另一廣汽集團(02238)暫升1.95%,報3.66元。另外,電動股小鵬汽車(09868)暫升3.946%,蔚來(9866)暫升3.9%,小米集團(01810)暫升2.838%報30.8元。 (SY)#車股
日經新聞報道指,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將就合併啟動談判,雙方將探討成立控股公司,整合資源,以應對全球競爭。若合併成事,將成為2021年快意佳士拿和標緻雪鐵龍的交易以來,行業最大規模合併,組成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銷量僅次於豐田及德國大眾。 日產近來亦面臨破產危機,要減成本、減產及減薪裁員。市場估計,與本田合併,再連同日產持股三菱,3家車廠將形成新聯盟,有助品牌成本開發,但關注日產電動車開發計劃會否有變。 意博資本管理合夥人鄧聲興指,日本車廠的電動車發展步伐落後於全球,有必要合併,以提高競爭力,預料成事機會高。 另外,鄧聲興提到,內地電動車市場高增長,但行業競爭激烈,亦存在合併機會。他指,傳統汽車發展到後期亦會進入汰弱留強階段,電動車亦不例外,但與傳統汽車不同,電池及摩打等可代工生產,估計會形成電動車品牌多,但未必有自己車廠,類似手機行業發展。
運輸署公布,已根據《道路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規例》再審批出一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讓申請人冠忠遊覽車有限公司在西九文化區內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 該先導牌照申請人獲批准兩架自動駕駛車輛,在西九文化區內於指定時段和路段進行測試,來回西九文化區西閘、西九文化區私家路段、西九管理局項目辦公室、博物館道及文化道。測試期間,車上會長駐後備操作員,在有需要時接管車輛的操控。 先導牌照的詳情已上載運輸署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網頁(www.td.gov.hk/tc/public_services/taoav/index.html)。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在接獲先導牌照申請後,會按《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及先導使用實務守則》考慮申請人就自動駕駛系統的設計運行範圍及功能、相關的國際或國家標準或指引、道路測試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審批。署方會嚴格把關,有序和安全地推動自動車在香港測試。
根據《日經》(Nikkei)周三 (1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本汽車巨擘本田汽車 (Honda Motor) 和日產汽車 (Nissan Motor) 將進入合併談判並整合其資源,以更好地與全球更大的電動車製造商競爭。
內媒報道,廣汽集團(02238.HK)今日(18日)發布新飛行汽車品牌「高域 GOVY」,以及旗下第二款飛行汽車產品「GOVY AirJet」。據介紹,GOVY AirJet可達成200公里航程目標,同時支援30分鐘快速補能,未來將搭載廣汽自家研發全固態電池,將有望實現400公里航程目標。 廣汽集團表示,往後仍將會孵化成立一間全新的科技公司,展開集團在低空經濟領域業務,計劃明年正式啟動飛行汽車產品的適航認證。(js/k)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汽車巨頭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將就合併啟動談判。 兩家公司的聲明未有宣布合併事宜,只表示正如今年3月時宣布,將探索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利用彼此的優勢。日產主要股東、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表示沒有相關信息,不予置評。 本田的市值5.95萬億日圓,約388億美元,日產的市值1.17萬億日圓,約76億美元,若合併成事,將成為202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致雪鐵龍的交易以來,行業最大規模的交易。 在過去1年,Tesla及比亞迪等的價格戰,為本田及日產帶來壓力,迫使其削減成本,加快汽車研發速度。
【Now財經台】日本兩大汽車大廠本田汽車(Honda Motor)及日產汽車(Nissan Motor)昨日(18日)傳出合併消息後,刺激日產股價一度急升逾23%,相反,市值大日產3倍嘅本田股價要跌,睇股價反應,市場係咪認為合併對日產較有利? 資深經濟分析師羅家聰指,依家一大一細嘅公司合併,表面睇大公司似乎冇咁著數,加上兩家公司合併後,好多嘢都可能出現局面,包括股權分布、管理層任命、生產模式等,都有可能「變天」,所以市場可能覺得本田會較蝕底。
保時捷中國區在失去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身份後,調整箭在弦上。從組織架構調整到經銷商規模縮減,這家豪華品牌製造商試圖通過在中國市場精簡業務,維持利潤增長,熬過難關。
據報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正在法國會見雷諾管理層,洽商從雷諾手中收購日產汽車股份,而關潤曾經是日產的高層。 此前有傳,本田汽車及日產汽車將於下周一(23日)開始就潛在合併展開談判,本田曾警告日產,若與鴻海建立合作關係,將會結束本田與日產現有的技術合作夥伴關係,甚至會在鴻海試圖對日產進行敵意收購時成為白武士。(mn/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本田汽車及日產汽車今日(18日)表示,由於在美國及中國業務陷入困境,正研究合併的可能性。《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鴻海精密已接觸日產,希望能入股取得控股權。目前尚不清楚日產是否與鴻海進行實質性討論,又或者已經拒絕鴻海的提議。 報道稱,已在電動車工廠進行大量投資的鴻海,有興趣投資整間日產公司,而不單是日產的工廠及設備。 本田高級副總裁Shinji Aoyama今日表示,本田正在考慮不同選項,當中可能涉及資本合作或與日產成立控股公司。(mn/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運輸署公布,批出一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讓申請人在西九文化區內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相關牌照由冠忠遊覽車有限公司申請。牌照有效期由今年12月27日至明年10月2日。 該先導牌照申請人獲批准兩輛自動駕駛車輛在西九文化區內於指定時段和路段進行測試,來回西九文化區西閘、西九文化區私家路段、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項目辦公室、博物館道及文化道。測試期間,車上會長駐有後備操作員以在有需要時接管車輛的操控。 另外,運輸署上月向百度-SW(09888.HK)旗下無人駕駛網約車平台「蘿蔔快跑」批出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准許該公司的10輛自動駕駛車輛在北大嶼山進行測試。(js/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數據顯示,新能源車愈來愈受歡迎,1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按年升32.3%至183萬輛,創歷史新高,並連續七個月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持續領先全球電動車市場,銷量升五成至127萬輛,再次刷新紀錄,並佔全球銷量達七成。分析指出,中國電動車取得佳績,主因是政策支持與完善的供應鏈,證明多年前政府和業界「押注」新能源車的決定十分明智。 談到中國電動車,則不得不談領頭羊比亞迪(01211),今年銷量表現非常搶眼,預計將超越福特和本田,躋身全球車商前列。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因成本優勢而在全球市場具備強大競爭力,給歐美等傳統車企帶來壓力,也迫使他們重新思考供應鏈策略,調整產品定位來應對挑戰。 數據顯示,美國和加拿大電動車的銷量也呈現穩健增長,11月錄得17萬輛,按年上升16.8%;同期歐洲電動車銷量為28萬輛,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世界其他地區的電動車銷量則按年基本持平。Rho Motion數據經理Charles Lester表示,中國電動車銷售符合預期,料是政府激勵措施進一步推動了電動車的銷售。過去幾個月,中國電動車的滲透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對於西方國家電動車發展不如理想,分析指新能源車所需的研發及成本高企,電池研發、生產設備、人員訓練等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西方國家經濟欠佳,加上在新能源車的技術不及中國,令愈來愈多消費者考慮購買性價比更高的中國車。因此,面對中國新能源車來勢洶洶,歐美只好以關稅來阻礙中國汽車進入,惟此非長遠之計。 來源:大公文匯網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公布,11月歐洲新車註冊數量按年下降2%至106萬輛,主要受到法國及意大利銷售大幅下滑等的影響。 11月歐盟純電動車銷量下9.5%,混合動力汽車則上升18.5%,連續第三個月錄得增長。Tesla(TSLA.US)及上汽集團自11月開始受到新的歐盟關稅所影響,銷售分別下降40.9%及7.8%。 在各車廠品牌當中,福士汽車註冊量上升2.8%,雷諾亦增加9.2%,Stellantis則下降10.8%。(mn/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邵珮詩(Veronica)於2014年參選香港小姐競選,勇奪「最上鏡小姐」、「友誼小姐」及「冠軍」獎項,成為「三料冠軍」,但礙於工作機會一直唔夠其他港姐多,故有「被遺忘港姐」之稱。今年7月,邵珮詩於社交平台撰長文表示已正式離巢TVB,將積極主持MC活動、做義工及參與慈善工作。邵珮詩除咗有瑜伽導師牌開班教學生,亦做埋兒童品格教育家,透過分享品格價值觀方面嘅知識和經驗幫助小朋友建立信心。
天文台發出入冬後首個寒冷天氣警告。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天文台預測本港明日早上天氣寒冷。明日市區最低氣溫約在12度左右,新界會再低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