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基金低保證 積金回報「可近零」

強積金是本港打工仔唯一退休的積金計畫,故必須好好明白基金的實況,才能為退休作出較佳的準備。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強積金多年來被炮轟回報欠佳,一些保證基金回報更形同虛設。工聯會比較二十三款保證基金,累積管理資產達五百七十億元,卻發現多個基金的回報保證,竟然是「不少於百分之〇」,有基金保證回報率即使為百分之二,卻是未扣除開支,擔心扣除行政費後,打工仔最終回報是「保零得負」。工聯會促請政府參考i-Bond,自設一款保證淨回報高於通脹的保證基金,給打工仔選擇。 積金局今年首季強積金總資產,已逾七千零一十二億元。打工仔供強積金,現可選六類投資組合,其中一款保證基金,工聯會早前向主理強積金政策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查詢現時由十三個受託人推出的二十三款保證基金的保證回報率、條款等資料,顯示全部保證基金總資產,截至四月底已高達五百七十五億元,佔強積金百分之八金額。 工聯會分析發現,多個受託人保證基金設多種條款、鎖定期等,不少基金的保證回報幾近低至零,特別是由銀行及保險公司提供的保證基金;其中,滙豐強積金智選計畫規模高逾一百億元,但保證回報每年不少於百分之〇,一六年度保證百分之零點一二五,打工仔更須符多種條件。 宏利推四款保證基金,其中「在職平均回報保證基金」擁有逾六億元規模,每年總回報率是百分之二,卻是未扣除營運開支。而按積金局網上收費平台顯示,基金管理費是百分之零點七〇五。 工聯會新界東辦事處總幹事鄧家彪批評,多種強積金保證基金設有多種條款、捆綁年期到退休為止,才會獲得保證回報率,而且部分保證基金如宏利,回報更是未扣除開支,若一併扣除,回報隨時得零或負,「保證基金不保證,但又要跟足一世,真是慘不忍睹。」 立法會勞工界陸頌雄建議,政府應效法通脹掛鈎債券(iBond)成效,牽頭自設一種保證基金組合,作為長遠較具保證、高於通脹的投資回報,給打工仔可選擇,亦可給市面公司跟隨。鄧家彪亦促政府規定各保證基金受託人,每年提交保證回報率、收費作預先審批,以保障打工仔有合理回報。 宏利回覆表示,過往三年,宏利兩款在職平均回報保證基金的實際表現,均錄得正回報。宏利引述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數據指,過往三年已扣除開支比率的累積回報率,為百分之四點七八及四點八二。 滙豐銀行指,市面上約二十隻不同強積金保證基金,在回報及保證年利率有不同,不能直接比較。保證基金為客戶提供一隻風險及價格波動較低,而又提供保證回報或保本基金,並非以跑贏通脹為目標,較適合近退休年齡成員,或是低風險或投資保本部分。 積金局表示,保證基金是保證本金或最低回報,保證人需就提供的保證收取保證費或儲備費。如保證回報率是未扣除費用,銷售文件會清楚列明。如成員符合保證條款,保證基金最少可以保本,不會負回報,積金局不評論應否由政府設高於通脹的保證基金。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