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就是沒睡好?六大睡眠迷思曝光

▲睡眠佔據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對身體健康和生活的品質的影響非常大。(圖/擷取自pexels)
▲睡眠佔據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對身體健康和生活的品質的影響非常大。(圖/擷取自pexels)

「睡眠」在人生中佔了三分之一的長度,對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影響非常大。人們常聽見各種幫助睡眠的方法,但這些真的有效嗎?《NOWnews》也特別整理出六大常見睡眠迷思,一起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迷思一:做夢就是沒有睡好?

許多人認為「睡得好」就是要「一夜無夢,直至天明」,認為如果一直作夢,就是頭腦沒有休息到。但其實,睡眠有固定的規律和階段,會從淺眠、深眠、熟睡到快速動眼睡眠(REM, rapid eye movement),不斷循環,每個階段的睡眠都非常重要。

而「夢」多發生於快速動眼睡眠階段,是處理白天各種資訊的重要時刻,此時的大腦會儲存學習記憶並處理情緒。因此「做夢」其實是正常且有益的。如果反覆做惡夢,那應該注意的是引起噩夢的心理壓力或創傷,而非做夢本身。

▲「夢」是大腦處理白天資訊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睡眠品質不好。(圖/擷取自pexels)
▲「夢」是大腦處理白天資訊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睡眠品質不好。(圖/擷取自pexels)

迷思二:喝酒能夠幫助睡眠?

在睡前小酌一杯確實能讓人更快睡著,但任何酒類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會干擾「快速動眼睡眠」。因此,喝酒雖然能讓人快速睡著,但無法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另外,酒精有利尿作用,睡前喝酒也可能讓人半夜起床上廁所。

▲酒能夠讓人快速入睡,但會犧牲良好的睡眠品質。(圖/擷取自pexels)
▲酒能夠讓人快速入睡,但會犧牲良好的睡眠品質。(圖/擷取自pexels)

迷思三:開著電視、滑個手機能睡得更好?

許多人會在睡覺前看一會兒電視、滑一下子手機,想讓自己放鬆一下再睡覺。但其實,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影響人們的生理時鐘,讓大腦延遲釋放調節睡眠的退黑激素,是身體更難入睡。

▲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影響大腦內的生理時鐘,讓人更難入睡。(圖/擷取自pexels)
▲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影響大腦內的生理時鐘,讓人更難入睡。(圖/擷取自pexels)

迷思四:睡不滿八小時沒有關係?

不少人相信睡不滿八小時沒有關係,認為每個人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樣,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每天只睡四小時。但其實每天的睡眠時間若小於或只有5小時,罹患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且可能縮短壽命。因此,應該盡力爭取每晚睡到7、8小時。

▲睡不滿8小時可能可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圖/擷取自pexels)
▲睡不滿8小時可能可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圖/擷取自pexels)

迷思五:開車時想睡覺,打開收音機和窗戶就好?

開車途中睡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卻有不少人高估了自己抵抗睡意的能力。有些駕駛在昏昏欲睡時會打開窗戶或收音機,喝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試圖抵抗疲倦,然而這些輔助的效果遠低於預期;咖啡因飲料的抵抗時間只能持續約30分鐘。如果開車途中感到疲勞,最好的辦法就是停在安全處小睡一會兒,等到清醒了再上路,以免害了自己又不慎害到別人!

▲疲勞駕駛的危險性非常大,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抵擋睡意的能力(圖/擷取自pexels)
▲疲勞駕駛的危險性非常大,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抵擋睡意的能力(圖/擷取自pexels)

迷思六:打呼沒有壞處?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對多數人而言,打呼確實沒有害處,但如果夜間的打呼伴隨白天的嗜睡疲倦,就很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睡眠障礙症是因為打呼造成喉嚨肌肉放鬆、變窄,阻礙空氣進出呼吸道,讓人經常半夜醒來喘氣呼吸。

呼吸暫停會降低血氧,增加心臟負荷,提升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的機率。不過這並非不可治療,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大聲打呼、且呼聲突然中斷,就千萬要留意了!(實習編輯:王思琴)

▲如果鼾聲非常大,且白天容易疲勞、嗜睡,或有睡眠時暫停呼吸的情況,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圖/擷取自pexels)
▲如果鼾聲非常大,且白天容易疲勞、嗜睡,或有睡眠時暫停呼吸的情況,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圖/擷取自pexels)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漢堡王為何在台灣不夯?老饕抖「致命原因」 官方也認了
路易莎為何突然崛起?眾抖出「3神優勢」:靠它直接賺飽
印度神童又中!魔王Omicron提前報到 12月這天後最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