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之良品沒落 因為放棄香港人?

不少港人的反應是「已變了大陸人專買店」、「點解仲未執」
不少港人的反應是「已變了大陸人專買店」、「點解仲未執」

本港「優之良品」全線結業,不少港人的反應是「已變了大陸人專買店」、「點解仲未執」,反應似乎毫不惋惜。

然而1993年創立的「優之良品」曾經是相當地道的香港品牌,創辦人黎獻泰更是來自傳統涼果世家;1999年「香港十大名牌」選舉,「優之良品」榜上有名,當年在本港零食店市場佔有率超過6成,而在2004年第二屆「香港超級品牌」中「優之良品」也有獲選,其名字曾經真的是港人優質零食的代名詞,帶起中國的零食潮流,為什麼到了今天,對港人變得可有可無?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優之良品」北上廣州發展

早有市場人士分析,品牌太倚賴內地客是致命死因。翻查資料,「優之良品」彈起後專攻機場店和有段長時間直接北上發展,2000年前後版圖一直擴充,在廣州市零食業也掀起風潮,其品質上乘、構思精巧、種類齊全的特點,大受廣州學生和年輕白領追捧,2002年廣州便有份零食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喜歡吃零食的超過八成,「優之良品」功不可沒,北京路、人民路、中山路等繁華路段,都有「優之良品」,同年就連另一港產品牌「華園」都忍不住北上開即製零食的「華園滋味屋」分一杯羹。

就在那段時間開始,「優之良品」獲內地客所青睞,自由行開放後,更湧入大批內地客源。之後,「優之良品」就與香港市場愈走愈遠,也幾乎沒有再為香港市場製作新的宣傳廣告。

原本,「優之良品」在內地以特許經營形式擴充開店,服務內地客,而本港分店服務港市場乃順理成章,可惜的是「優之良品」後來在內地現「水土不服」,幾乎撤出廣州,不少特許經營店選擇不再支付費用予「優之良品」,改名繼續經營。

今次全線結業,內地人能認識此品牌的也不多
今次全線結業,內地人能認識此品牌的也不多

敗在特許經營

自「優之良品」品牌進內地後,內地就屢次出現特許店自行供應劣質零食遭內地當局抽查點名,但香港分店根本沒有在賣同一款零食的情況,例如2006年廣州消費者委查出有問題的「北海魷魚絲」,只有該特許經營店在賣;其次是有報道指「優之良品」四個字因為內容直接表示品質,違反國內《商標法》,所以在國內根本不能重新註冊。

加上內地不同山寨品牌的出現,例如2004年在中英街湧現的「優之良味」,後來有些甚至直接叫自己「優之良品」,內地市場真假難辨,令到2011年「優之良品」幾乎退出廣州;所以今次全線結業,新一輩內地人能認識此品牌的也不多,因為已經半退出多年。翻查ajiichiban網頁最新資料,今年「優之良品」僅在廣州白雲機場與濟南遙牆機場開新店,全中國門店所餘無幾,只有不到20間。

港人觀感愈來愈陌生

轉攻內地市場不順利,另邊廂適逢本港多個零食品牌崛起,本土市場被瓜分,變到只能靠做遊客生意,港人對這個品牌,也變得愈來愈陌生。

翻查資料,自「優之良品」帶起零食風潮後,多個品牌崛起,其中比較知名的要數759阿信屋,與優品360,根據2018年的優品360°上市文件,優品360市佔率排第二為21.6%,而阿信屋排第一,佔37.8%,「優之良品」排第三,只有7.2%,比起當年霸佔本港半壁江山,品牌早已一落千丈。那麼,內地市場不行,本土市場又雞肋,甚至有專欄文章形容其品牌「港女扮日本妹」,被看穿與日本毫無關係;其實,不用放棄香港人,品牌早已遭市場自然淘汰,唯一能做的內地遊客生意又因封關大受打擊,怎會不意興闌珊?只是品牌結業,老闆手上的多屬自家物業,現時放租肯定賺多過開店,或者留待機會,他日重開「優之良品」都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