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濕地緩衝區魚塘疑被非法填塘 魚塘2劏5 環團促加強執法
【on.cc東網專訊】政府近年正檢討濕地緩衝區規劃指引,有環保團體近年發現元朗山貝村一帶濕地有被破壞問題,至今年4月初,更發現在山貝村以北,有2個面積約5.9萬平方米的魚塘,被填出3條疑似新塘壆,令2個魚塘被劏成5個小魚塘,疑有人違法填塘及霸佔官地。據規劃署回覆指,該魚塘屬「鄉村式發展」地帶,但未有收到進行填塘工程的規劃申請。環團代表認為,近年「先破壞、後發展」的情況愈趨猖獗,與政府提倡拆牆鬆綁推動發展有關,成為業權人破壞魚塘的誘因,呼籲政府應加重罰則及加強執法。
長春社於今年4月在山貝村以北發現涉事魚塘被填出新塘壆,其塘壆闊度足夠兩部大型剷泥車通過,而北面部分被填闊的塘壆,距離濕地保育區不足30米。長春社指出,現場可見有兩部剷泥車,但暫未見有政府採取行動的告示或警告,僅見規劃署的宣傳海報。該魚塘本屬於「鄉村式發展」地帶,亦是位處「濕地緩衝區」。規劃署表示,任何填土/填塘或挖土工程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取得規劃許可,而署方近日曾進行實地視察,發現查詢地點懷疑進行塘壆工程,正就有關事宜諮詢相關部門,並會繼續調查,如有足夠證據證明查詢地點有屬《城市規劃條例》下的違例發展,便會採取執行管制行動。地政總署則指,查詢地點主要屬私人農地,小部分為政府土地,元朗地政處將會就政府土地部分採取土地管制行動,以防政府土地被佔用。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早於上月已有向相關部門查詢,惟至今未獲回覆。他又稱近年「先破壞、後發展」的非法破壞濕地、違法填塘的事件愈來愈多,擔心是由於近年港府為加快發展、提出檢討濕地緩衝區規劃指引,成為部分業權人違法填塘的誘因,給予錯誤期望予業權人,以為濕地可隨意發展填塘,而政府在執法方面亦非常被動,往往是有投訴發現後才會介入。吳期望政府可加強檢控,並應加強罰則阻嚇力。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