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禁令初勝 特朗普能否笑到最後

【經濟日報專訊】入境禁令官司終在最高法院展開,法庭批准部分內容鬆綁。禁令在連月官司初嘗甜頭,讓特朗普喜上眉梢。惟法庭未裁定禁令有否違憲或歧視穆斯林,目前談勝負仍是言之尚早。 法庭發出不署名決定(unsigned decision),同意入境禁令部分內容即時恢復執行,但不可阻止與美國有真實聯繫的人士入境,例如與身在美國的家人團聚、到美國打工或求學。 這意味來自利比亞、伊朗、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也門6個伊斯蘭國家,而跟美國沒有確實聯繫的人士,將被拒入境90日。此外,法庭亦批准暫停接收難民計劃120日。 特朗普亦隨即宣布獲勝,形容是「國家安全的一次清晰勝利」,重申作為總統,他不容許企圖傷害美國人的入境。 逾半大法官共識 真實聯繫不受阻 也難怪特朗普意氣風發,連同新上任的戈薩奇在內,目前共和黨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共5名,在9名大法官中佔過半數。 當中3名大法官更認為,應把入境禁令完全鬆綁,意味他們很可能在真正裁決時會同意恢復執行入境禁令。 不過要注意是,至少5名大法官同意,與美國有真實聯繫的外國人不應被阻入境,反映多數大法官不會批准過於離譜的禁令。就算入境禁令終獲放行,相信頂多只會繼續目前鬆綁的版本,未必再准進一步限制。 當然,仍會有人遭禁制赴美,首當其衝是難民和尋求庇護的人,但不影響赴美工作、求學、團聚的人,相信民間反彈有限。 案件會在10月大法官新任期展開後再審,屆時將就本案關鍵的歧視和違憲爭議進行辯論。 維護國家安全 藉口多於理據 正如今次嘗甜頭後,特朗普宣稱是國家安全的勝利,他頒令以來一直挺着「維護國家安全」的盾牌,為禁令護航。但這面冠冕堂皇的盾牌,偏偏被他的言論自行撕破。 去年競選期間,他矢言驅逐穆斯林、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不論是3月頒布的原裝入境禁令,以至後期再簽的修訂版,所牽涉國家全部都是穆斯林為主,針對意圖顯而易見。 即使單計恐襲威脅,也非由上述6國輸出。美國歷來死傷最嚴重的911恐襲,是由美國盟友沙特阿拉伯的國民發動;其他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恐襲,從無襲擊者來自這6個伊斯蘭國家。 縱使歐洲近年曾遭中東難民襲擊,但美國自1980年有系統地接收難民以來,沒一名難民參與過恐襲。靠入境禁令來維護國家安全的理由,根本也說不通。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