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8月金融數據有驚喜,扭轉7月份大幅遜預期的頹勢。受企業貸款帶動,8月新增貸款為1.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1.25萬億元,按年多增86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12萬億元,同樣超過預期的2.69萬億元。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縱有初步回穩跡象,未知新貸反彈能否持續,需時觀察最新房地產寬鬆政策的效果。

企業多票據融資 居民需求弱

上月新增貸款動力繼續集中於企業,住戶貸款需求依然疲弱。期內住戶貸款增加3922億元,按年少增6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添2320億元,按年多增398億元,反映居民消費有所回暖;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1602億元,按年少增1056億元,意味居民購房意欲仍然不振。

野村表示,8月按揭需求較弱,相信是放寬房地產政策效果尚未反映,9月初新屋銷售數據僅錄得輕微改善,當局或許需要採取更積極措施,以確保真正復甦。

企業貸款主要受票據融資帶動,8月企業貸款上升9488億元,按年多增7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01億元,按年多減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444億元,按年少增90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2億元,按年多增1881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坦言,企業端存在「以票充貸」現象,加上中長期信貸繼續少增,意味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處於持續修復階段。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指出,企業貸款需求較弱或與上半年企業提前透支貸款需求有關,票據融資偏強則說明目前企業生產擴張意願仍不夠強。

花旗認為,新增貸款的意外增長主要來自票據融資,企業信貸需求可能不如數據反映般活躍,不排除要有額外政策支持。

地方發債高峰 社融增3.12萬億

受政府發債帶動,社融增量3.12萬億,按年多631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按年少增102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按年升118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按年多8714億元。高盛估計,9月底前仍有約66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待發行,料政府債券發行續支持社融增長。

狹義貨幣(M1)及廣義貨幣(M2)增速均有所放緩,M2增速為10.6%,按月降0.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減慢。梁斯表示,受繳稅期影響,居民和企業存款減少,而且8月暑假居民外出旅遊消費需求大升;M1增速為2.2%,按月降0.1個百分點,分析稱,M1和M2增速的差距部分反映銀行下調存款息後,存款從活期轉向定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提到,人行可能再加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本月或實施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料存款準備金率降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逾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