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明年望彈 大灣區勢領跑 具多元產業 復甦動力強
內地整體樓市持續處於低迷狀態,近月監管部門及地方政府接連出招托市,包括落實「認房不認貸」及統一全國住房貸款最低首期比例政策下限等,期望刺激置業需求。市場普遍認為,一線城市最能受惠這一輪政策扶持,有待政策逐漸發揮作用,並期望政府會因應市況加碼出招。業內人士稱,粵港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中,已涵蓋深圳及廣州兩個一線城市,而且大灣區有電動汽車、健康及科技等多元化且快速增長的產業支撐其復元力,若往後內地樓市能夠恢復起色,大灣區的復甦速度應較其他城市更快。
中原地產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認為,今年大灣區的交投一定比去年多,主要受惠政策支持及第一季樓市反彈,預測全年成交量在低基數下將增長一至兩成;然而,距離正常市況仍有距離,憧憬明年成交量及樓價均轉勢回升,買家願意入市,樓市才真正走出低谷;政府想樓市盡快恢復穩定,近月不少傳聞的救市措施最終都有落實執行,只是沒有以官宣(官方正式宣布消息)方式公布。
處痛苦期 須減價促銷
鄭叔倫指出,大灣區樓市今年3月行情最佳,及至4月便開始回落,目前仍處於痛苦期,個別能去貨的樓盤,主要靠地產商以促銷手段配合政府政策去推盤,並有減價搶客情況。深圳樓市接近見底,因政府為防止出現負資產潮影響金融穩定,不會讓樓價累跌近三成,至於其他大灣區城市,相信再遲半年便會觸底,有待樓盤減價至市場可接受、願入市的水平,樓價才能逐步回升。
大灣區主要城市過往樓市炒風熾熱,惟已今非昔比,鄭叔倫認為,過往大灣區樓市在全國整體表現中相對較好,故早年要為樓市降溫時,針對大灣區的調控力度亦較大,基於樓價飆升、泡沫成份多,需要較長時間處理。反觀現時成都及重慶樓價表現最好,主因過往當地樓市低迷;現時華南、華東正處於去泡沫階段,表現較差,需更長時間復甦,地產商均已接受現實。
投資核心地段房產時機
仲量聯行澳門及珠海總經理唐偉樂表示,宏觀經濟復甦速度較預期慢,利率維持高企,暫時對房地產市場仍有較大影響,最重要是協助買家重拾信心;因大灣區有電動汽車、健康及科技等多元化且快速增長的產業支撐其復元力,加上區內擁有一流基礎設施,相信在樓市轉勢時,大灣區城市的反彈速度將比其他城市更快,認為現在是考慮在核心地段作房產投資的時機。
對於政府應如何穩定樓市提振市場信心,唐偉樂說,相信在高息環境及樓市氣氛仍十分低迷下,政府首先要考慮取消一些過往用以讓樓市降溫的政策。他形容,樓市降溫措施在十多年前出現,令當時熾熱樓市降低成交量,情況好像為發燒病人提供退燒藥般。然而現時「病人」正患上低溫症,政府卻仍然用同一個方法醫病,後果可想而知。
採訪、撰文:陳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