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月工業利潤跌6.7%收窄
受惠內地迎峰度夏的季節性因素帶動電力行業利潤加快,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企等影響,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跌6.7%,降幅較6月收窄1.6個百分點,並為連續5個月收窄,顯示企業壓力有所緩解,邊際利潤改善。
降幅連縮五月 企業壓力緩解
國家統計局周日(27日)公布,今年1至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降15.5%,降幅比首6個月收窄1.3個百分點。
在41個工業大類型行業中,13個行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28個行業下降。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51.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上揚33.7%;通用設備製造業上升14.5%。
此外,紡織業下降20.3%;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挫26.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滑28.8%;農副食品加工業跌32.6%。首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22萬億元,按年下跌0.5%;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39%,按年減少0.9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隨着經濟恢復向好,供求關係逐步改善,工業產銷銜接水平明顯提升,加上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帶動工業企業營收。此外,單位成本首次按年減少,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中下游行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舒緩,工業企業單位成本總體好轉。孫曉稱,下一步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政策,着力擴大有效需求,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市場分析認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穩步收窄,料將繼續企穩回升。不過,當前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盈利內生修復動力有限,仍需政策支持。
總體來看,7月不同規模類型的工業企業的利潤均有所好轉。首7個月,國有控股企業利潤按年降幅較1至6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私營、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降幅,則分別縮2.8及0.4個百分點。
7月底,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61.40萬億元,按年增長6.5%;負債合計92.92萬億元,升6.8%;資產負債率為57.6%,按年上升0.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3.11萬億元,按年上揚9.7%;產成品存貨6.10萬億元,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