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就業加薪少 港怎扭轉局面

經濟日報專訊】本港失業率跌至3%,反映就業市場暢旺,惟工資增長仍慢,跑輸鄰近地區。除因為香港屬已發展經濟體,經濟增速較慢外,更因人力技能不足以加快結構轉型,未能有力推升工資。 港陷美國困局 薪金增長緩慢 本港8至10月失業率再跌0.1個百分點,降至3%,是近20年新低。雖然主因是勞動人口減少,而非多了很多市民就業,但始終反映本港已屬全民就業。 按理,全民就業下勞動市場緊張,工資應會被推升較快,惟日前一項人力調查卻反映,本港明年扣除通脹後的實質加薪估計為1.8%,在亞洲20個受調查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6。香港工資增長跑輸,底因可能有二。 其一,香港躋身已發展經濟體,經濟增速難及得上發展中國家。據國基會(IMF)的預測,已發展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為2.2%,發展中國家為4.6%。缺乏較快經濟增長的支撑,本港工資增長遂落後於人。 其二,已發展經濟體的工資增長是否就必然很慢?不一定如此,新加坡和南韓明年加薪幅度在2.6%至3.5%之間,就勝過香港。本港的問題與美國類似,失業率低但普遍工資增長緩慢的背後,是從事加薪緩慢工作者增加較多,而能符合市場渴求因而加薪幅度甚或達雙位數字的人才則不多,如程式開發、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 創科成新引擎 拉動工資增長 此既令享有高加薪幅度的人不多,又反過來令這些工種以至創科行業在本港發展遲緩,這正是創科界一直抱怨雖出高薪,亦難請人,以致要將業務放在境外,例如深圳、新加坡的原因。新加坡和南韓加薪幅度較高,反映的就是其高薪行業與工種發展較快,如南韓的文化創意產業、電子遊戲開發等。美國則雖科技發展快,但從業員佔其勞動人口比例始終不大,尚未能大力拉升工資增長。 香港能否突破瓶頸,至少要看兩方面。其一,現屆港府誓言要為創科發展拆牆鬆綁,惟是否真能轉換腦筋,大力促進創科發展成為強而有力的經濟新引擎,提升本港經濟增長?其二,本港人才供應未足配合創科大力發展,能否培育相應人才、培訓市民學習新技能轉型、從境外吸納大量人才,滿足行業需要? 當高增值經濟環節與行業能在本港茁壯發展、它們提供的高加薪職位有足夠人才出任,本港就有望脫離全民就業但普遍加薪幅度低的尷尬局面。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