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6宗 港佔15例 政府滅鼠無方 盛產大鼠戊肝

早前兩個九龍東街市曾爆出「群鼠噬豬」事件。
早前兩個九龍東街市曾爆出「群鼠噬豬」事件。

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蛇王,監察外判工滅鼠不力,造成本港鼠患處處,大鼠戊型肝炎傳染在本港愈趨蔓延!繼本港在3年前錄得全球首宗大鼠戊型肝炎後,單在今年再錄得至少7宗,至今累計出現15宗大鼠戊型肝炎確診個案,加拿大只錄得1宗個案。在本港個案中,主要患者來自黃大仙區,亦有僅得17歲的年輕患者染疫。大鼠戊肝顧名思義是由老鼠傳播人類,觀乎本港鼠患指數在過去10年不斷上升,有議員批評,現行統計鼠患參考指數的方法未能如實反映情況,直言現時情況令人擔憂,而內地已針對鼠患問題提高警覺,惟港府仍未覺醒,恐在新冠肺炎及即將來臨的冬季流感,三疫夾擊下難逃一劫。

本港自2017年出現首宗大鼠戊型肝炎個案,一名56歲男患者當年5月在瑪麗醫院接受肝移植手術,其後肝功能出現異常,經檢驗後在他體內驗出以往在鼠類之間傳播、未曾傳人的「C物種戊型肝炎病毒(HEV-C)」。本港至今出現的15名患者,3名患者居住黃大仙區,而九龍城區、葵青區、屯門區、南區各有兩名患者居住,其餘零星個案則遍及牛池灣、藍田、紅磡、大埔。

鼠患指數10年新高 未反映實況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的確實傳播途徑尚未明,但一般導致人類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則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根據食環署資料,本港鼠患指數自2010年錄得僅1.5%的低位後,其後不斷上升。截至去年,本港錄得鼠患指數達4.2%,是過去10年來的新高。當中灣仔區的鼠患指數最高,達11.7%,其次分別是觀塘區及九龍城區,分別達9.1%及6.2%。

議員郭家麒批評,食環署統計鼠患指數的方法,未能如實反映情況,因署方僅在選定範圍放置鼠餌,統計鼠餌被老鼠咬囓的百分比,並以此作為鼠患參考指數,認為這種做法實屬自欺欺人。他批評該署滅鼠措施屢欠新意,而且處理問題見步行步,有確診感染才去視察環境,直斥態度不能接受。

議員促設舉報熱線 增宣傳教育

議員柯創盛表示,鼠患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市民,而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鼠患在社區更是不應該發生,批評「鼠患問題已經講到口臭,但政府仍然吊兒郎當」,未有痛定思痛。

他促請食環署若真的希望進行滅鼠工作,理應反客為主,設立舉報熱線,讓市民通報老鼠出沒的地方,而且亦應透過老鼠膠等新技術代替傳統方法滅鼠,同時亦建議衞生署加強宣傳教育,喚起市民了解老鼠對健康的影響,保持家居以及社區衞生。



食環署僅在固定位置放鼠餌,效果甚微。
食環署僅在固定位置放鼠餌,效果甚微。
本港街市鼠患問題嚴重。
本港街市鼠患問題嚴重。
本港去年鼠患指數創近十年新高。
本港去年鼠患指數創近十年新高。
大鼠戊型肝炎人類感染個案
大鼠戊型肝炎人類感染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