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基層家庭無電腦 團體倡發津貼支援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發現,基層家長面對電腦陳舊、經濟負擔不足購買及維修電腦等問題。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近年大力發展資訊科技教育,但基層學童的電腦設備卻未必跟上。有調查發現,約兩成基層家庭沒有電腦,即使擁有亦多為二手,面對速度慢、缺乏軟硬件支援等問題。有基層家長指家中電腦日漸老舊,影響子女學習表現。團體要求政府優化現行「上網學習支援計畫」,以實報實銷方式津貼學童購買電腦。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及嶺南大學研究生部,在八至十月訪問逾四百個基層家庭,涉逾六百名就讀幼稚園至中學的學生,發現兩成受訪家庭沒有電腦,而擁有電腦的基層家庭中,逾半電腦已使用四年以上,三成人使用二手電腦。七成家長不滿意家中電腦表現,主要是運行速度慢、缺乏軟件支援及無法上網。 被問及獲得電腦的方式,四成人是節衣縮食而購買,兩成半是親友或朋友轉贈,由政府資助或社福機構送贈不足一成半。逾三成二受訪家庭在過去兩年維修電腦,平均維修費用近四百元,而近一成人費用更達逾千元。團體亦發現,受訪家庭領取綜援等政府津貼金額愈高,使用文書處理、簡報及圖像編輯軟件等電腦能力愈低,三成受訪家長更表明無能力解答子女在電腦方面問題,反映數碼鴻溝問題嚴重。 家住天水圍,育有三名子女的梁太指,家中二手電腦日益殘舊,就讀小六的長子沒法登入學校網上功課平台,影響學習表現,「平台有英文、普通話課文朗讀可以重溫,現在沒法登入,我也教不到他。」她與丈夫曾購買及組裝電腦,但沒多久便告「死機」,維修費用逾千元,經濟未能負擔下只能卻步。雖然政府與社福機構合作的「上網學習支援計畫」,提供價格較低的電腦,但她坦言硬件配套不太理想。 聯席組織幹事何汝瑛指,現行「上網學習支援計畫」未能解決基層家庭需要;建議優化政策,讓每名合資格學童每三年可實報實銷,申請最多四千元津貼購買電腦,而家中有三名或以上子女可申請津貼購買兩部,並資助購買打印機、學習軟件、維修硬件支援等,為基層學童提供足夠的上網學習設備;又建議政府為基層家長安排時間靈活的培訓課程,加強他們對資訊科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