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申建海底氣管 環評:江豚會暫避

■環評報告稱江豚失去二點五公頃生境屬可接受水平。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電和港燈申請在大嶼山南部索罟群島對開海域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有關碼頭設施及海底輸氣管道造價為五十億至六十億元,未包括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有關環評報告昨日公布,工程範圍影響多個現時及擬建的海岸公園,令江豚損失約二點五公頃生境,亦影響中華白海豚。不過報告稱,海洋哺乳類動物會暫時避開正在海上施工的地區,及後亦會重返。有環團斥說法荒謬,表明反對興建接收站。 兩電擬建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為一座長五百米、闊五十米的海上碼頭,位於索罟群島附近的頭顱洲以東約四公里離岸海域,西北面是擬議的南大嶼海岸公園。工程包括興建兩條海底管道,以及液化天然氣儲存量約二十七萬立方米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透過海底管道,將液化天然氣輸送至中電龍鼓灘發電廠及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天然氣接收站,預計明年動工,施工約二十一個月,二○二○年底開始商業營運。 環評報告指出,海底管道涉及多個海岸公園,包括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建議的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擬建南大嶼海岸公園及三跑系統建議的海岸公園,部分經外圍鋪設。當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地點與江豚使用的生境重疊,在索罟群島南面管道,及石鼓洲西南管道沿線。至於中華白海豚的主要生境在大嶼山西面,亦與連接龍鼓灘發電廠的海底管道一帶海域重疊。 不過報告稱,江豚失去二點五公頃生境屬可接受水平,又稱其活動範圍很大,不會造成顯著不良影響。報告更指,預計海洋哺乳類動物會暫時避開正在海上施工的地區,並在這些施工停止後重回。至於馬蹄蟹、綠海龜或鯨鯊,報告認為該處不是主要生境,影響微不足道。報告指,兩電曾研究三個全海底及一個橫跨大嶼山陸地的輸氣管道方案,已盡可能避免對具高生態價值的生境造成不良影響。中電發言人指,項目仍處於研究階段,現時評論對電費的影響言之尚早。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強烈反對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WWF香港分會海洋保育副總監李美華表示,對索罟群島一帶水域的海洋環境構成嚴重影響,威脅中華白海豚、江豚及漁業資源。她斥海洋哺乳類動物會暫時避開施工後重回的說法荒謬。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