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喜》霸王集團(01338)料十個月轉賺1400萬元人民幣
<匯港通訊> 霸王集團(01338)公佈,對比去年同期約2530萬元人民幣未經審核的淨虧損,集團預計截至二零二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止的十個月預計將錄得約1400萬元人民幣區間的淨利潤。
集團毛利率大幅上升,而主要是由於期內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以及折舊、間接製造費用和人工成本的減少。因此,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相比,集團預計將在二零二三年前十個月實現淨利潤。(WL)
<匯港通訊> 霸王集團(01338)公佈,對比去年同期約2530萬元人民幣未經審核的淨虧損,集團預計截至二零二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止的十個月預計將錄得約1400萬元人民幣區間的淨利潤。
集團毛利率大幅上升,而主要是由於期內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以及折舊、間接製造費用和人工成本的減少。因此,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相比,集團預計將在二零二三年前十個月實現淨利潤。(WL)
巴郡手持現金破紀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美:BRK)業務多元化,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不包括某些投資業績)由2022年同期的77億美元,增加至108億美元,按年增幅達40%。今年第三季度,虧損128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虧損28億美元;A股每股虧損8,824美元,B股每股虧損5.88美元。投資及衍生工具虧損由2022年同期的104億美元,增加至今年第三季的235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美股三大指數均見下跌,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下跌2.6%、3.7%和4.1%。巴郡在第三季度大量買入美元短期國債,截至今年9月底止,持有1,264億美元相關投資,去年底為930億美元。第三季度,利息和其他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的4億美元,增加13億美元至17億美元,主要因短期利率上升。今年9月底,巴郡持有現金1,5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截至今年9月底,巴郡的投資組合大部份是美股,當中的78%的股權投資公允價值集中在五間公司,包括蘋果(Apple Inc.,美:AAPL)、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BA
受友邦(01299.HK)、騰訊(00700.HK)及港交所(00388.HK)弱勢拖累,恒指今日(5日)持續向下,再創年內低位。美國國債孳息率回升,美股道指及納指隔晚(4日)各跌0.11%及0.8%,撰文之時,美國10年期債券跌至4.253厘,美匯指數升至103.68,道指期貨最新跌64點或0.18%,納指期貨最新跌0.5%。上證綜指全日跌50點或1.7%收2,972點,失守3,000點關,深證成指跌2%,而滬深兩市成交額共8,225億人民幣。。 恒指低開39點後跌幅擴大,午後曾跌417點一度低見16,228點,尾市跌幅稍為收窄,全日跌318點或1.9%,收16,327點;國指全日跌93點或1.6%,收5,609點;恒生科技指數跌77點或2.1%,收3,682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1,180.25億元,滬、深港通南下交易淨流入31.92億及29.49億元人民幣。友邦全日股價跌4%,港交所全日股價下挫5.5%收253.6元創新低。聯想集團(00992.HK)股價急跌10.2%。 就評級機構穆迪調低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至「負面」,中國財政部表示,對此感到失望,指預計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將保持回升向
內地電動車公司蔚來(09866)擬分拆電池製造部門,以降本增效並爭取盡早實現盈利。據路透報道,蔚來計劃分拆電池製造業務為單獨新公司,最早在今年底完成,並將尋求對外融資,估值仍待確定。 最快年底成事 尋求融資 蔚來的電池製造業務主要由前蘋果公司(Apple)和松下(Panasonic)高級電池工程師領導。這些高級工程師將會加入分拆後的新公司,當中部分人曾參與特斯拉(Tesla)內華達電池工廠產線和供應鏈管理。現有電池製造業務員工一部分會轉入新公司主體,其餘則會併入蔚來其他部門。 事實上,蔚來創辦人、董事長李斌在周二(5日)舉行的業績會上提及,電池自製項目在3年內恐無法改善毛利率,因此已作出調整,由蔚來自己研發電池包、電芯、材料,委託他人生產。 據市場消息人士透露,計劃分拆到新公司的資產包括規劃中的電池工廠、測試設備以及一些專利。 蔚來原本計劃自研電池並生產一部分電池,其他電池生產外包給其他供應商,此做法與特斯拉一致。但現時公司擬僅保留自研電池業務,突顯其正為早日盈利而努力。 多年來,李斌一直推崇和踐行全面的自研技術布局,在晶片、車載智能硬件、電池系統、電驅系統、車輛工程、操作系統、移動互
美債孳息上升推低美股,納指隔晚(4日)跌0.8%。港股早市下跌。恒指低開39點後跌幅擴大,半日跌292點或1.8%,報16,353點;國指跌82點或1.4%,報5,621點;恒生科技指數跌76點或2%,報3,683點。大市半日成交總額591.61億元,滬、深港通南下交易半日淨流入12.68億及4.09億元人民幣。 科技股方面,內地11月共批87款國產網絡遊戲,網易(09999.HK)「世界之外」在列,惟網易早市跌4.7%。阿里(09988.HK)跌0.8%報70.25元,騰訊(00700.HK)、美團(03690.HK)、小米(01810.HK)、京東(09618.HK)及快手(01024.HK)跌2.2%至2.7%,百度(09888.HK)跌3.4%。此外,中軟(00354.HK)、美圖(01357.HK)及聯想集團(00992.HK)跌逾6%。手機部件股丘鈦(01478.HK)及舜宇(02382.HK)各跌5.3%及4.3%。 電動車股蔚來(09866.HK)獲准在內地生產電動車,股價升4.1%,比亞迪(01211.HK)逆升1.6%。其他消費股下滑,百威亞太(01876.HK)及
匯盈國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稱,美股周三(6日)表現向下,美國最新就業數據表現回落,大市反覆下跌,三大指數均錄得跌幅收市。美元走勢向好,美國十年期債息下滑至4.1厘水平,金價持續走強,油價顯著向下。港股預託證券普遍偏軟,預料大市早段跟隨外圍低開。 內地股市昨日下跌,滬綜指繼續於3,000點以下水平徘徊,收市下跌0.1%,滬深兩市成交額進一步縮減。 港股低位反彈,指數連跌多日後略為回升,整體氣氛未見明顯改善,預料進一步反彈空間有限,大市在17,000點有較大阻力,下方支持在16,000點水平。 另藥明生物(02269.HK)公布最新業務指引,表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最具挑戰,預計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並指2023年的毛利率和增速最具挑戰,但在未來幾年預期毛利率和增速將逐步恢復增長,2024年穩健增長,2025年及以後預期恢復強勁增長。 公司表示,今年藥物開發業務端收入增速低於預期,主要由於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標新增120個項目顯然過於激進;生物技術融資放緩導致新增項目減少,比去年減少40個新項目意味着減少約3億美元收入。預期生產端收入下降主要由於今年下半年的主要
內地電動車企業蔚來汽車(09866)昨日收市後公布第三季業績,股東應佔經調整淨虧損擴大至39.48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為34.59億元;第三季收入總額增46.6%至190.67億元,不及市場預期,毛利率亦較去年同期下跌,惟按季改善。蔚來昨美市中段ADS折合報60.138港元,較港收市價56.45港元,高約3.688港元或6.5%。 上季交付量增75%創新高 蔚來落實以31.58億元向江淮汽車收購兩個汽車製造基地的生產設備和資產,而且日前蔚來獲批獨立造車資格,意味毋須再依靠江淮汽車。蔚來董事長李斌昨日坦言,以製造角度而言,若完全由公司獨立製造,成本會下降10%。 蔚來第三季汽車交付量按年增長75.4%,達55432輛,創下季度交付新高紀錄,但落在公司預測範圍(5.5萬至5.7萬輛)的下端。管理層在業績報告中預期,第四季汽車交付量介乎4.7萬至4.9萬輛,按年提高約17.3%至22.3%,但按季有所回落;收入總額預期介乎160.79億至167.01億元之間,預計按年升約0.1%至4%。 拒割價換銷量 毛利率目標20% 第三季毛利率8%,按年跌5.3個百分點,按季升7個百分點。單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蔚來汽車周二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3 會計年度第三季黯淡財報,儘管該季營收成長逾四成,但仍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該季虧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一成,另外第四季電動車交付數量與營收展望也表現不佳。
名創優品(09896.HK)連日捱沽,現報38.1元,跌17.71%,據內媒稱股價下跌是由於名創優品高管李敏信先後兩次合共減持180萬股。 名創優品向《36氪》表示,公司注意到最近數個交易日股票成交價格及交易量的不尋常波動,經公司內部問詢,管理層確認不知悉任何可能引起股價及成交量大幅波動的需要公開揭露的資訊。今年第四季以來,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正常兼且順利,財務狀況穩健,沒有發生任何重大不利變動。(mn/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碧桂園(02007.HK)公布,於今年11月單月共實現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61.1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76.51%,相應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58萬平方米。(s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銅箔基板 (CCL) 廠下半年旺季即將結束,但包括台燿 (6274-TW) 及騰輝 - KY(6672-TW) 今 (5) 日公布的 11 月營收都較 10 月回升,台燿 11 月營收 15.74 億元,並創 18 個月來新高。
蔚來集團(09866)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3個月業績:股東應佔虧損: 46.9億元人民幣, 虧損擴大 (去年同期虧損37.16億元人民幣)每股虧損: 2.67元人民幣(WL)
蔚來公布,上季淨虧損近45.6億元人民幣,按年擴大約11%,但按季收窄近25%。 扣除股權激勵費用,按照非公認會計準則計算,上季經調整淨虧損為39.5億元,按年擴大13%,按季收窄27%,虧損少過市場預期的45.4億元。 期內,收入總額近190.7億元,按年增加近47%,按季增長近1.2倍,但低過市場預期的193.5億元。 公司預期,本季收入總額介乎近160.8億元至167億元,按年增長約0.1%至4%。公司又預計,本季汽車交付量介乎4.7萬至4.9萬輛,按年增長約17%至22%。
里昂發表報告指,蔚來(NIO.US)第三季營收為191億人民幣,按季增長117.4%,淨虧損為46億人民幣,按季收窄15億人民幣,主要受惠於規模效應和原材料價格下降。由於新車型的大規模交付,第三季銷量按季增長135.7%。 集團宣布展開換電合作,並於11月取得造車製造資格,該行維持盈利預測,目標價則從14美元下調至9.8美元,維持「買入」評級。(ha/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銀證券發表報告指,蔚來-SW(09866.HK)第三季季績勝預期,期內汽車銷售按年升75%至5.54萬輛,銷售汽車毛利率達11%,受惠產品組合改變及折扣減少。資本開支及資本開支比率低於預期,因公司減少有關電池相關的研發費用。營運虧損達48億元人民幣,低於預期,而淨虧損達46億元人民幣,亦低於預期,該行預料第三季公司現金流達約20億至25億元人民幣。 該行指,蔚來管理層指引第四季交付量達4.7萬至4.9萬輛,按年升17%至22%,並維持其毛利率指引達15%,明年則達15%至18%。該行表示,將蔚來在2023年至25年的各年銷量分別下調7%、17%及7%,同時下調在2023年至25年的淨虧損預測。 美銀證券將蔚來目標價由101元下調至85元,維持其評級為「買入」。(ca/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恒生指數公司在指數快訊指,首11個月,以恒生綜合指數為代表的香港股票市場錄得逾13%跌幅。今年大市表現受壓,但內地投資者繼續通過南向港股通將資金投入港股市場,首11月錄得逾3100億元淨流入。自股市互聯互通啟動以來,南向交易累計淨流入金額已升至近2.9萬億元。「滬港通」在2014年12月開通。2015至2022年間,整體港股市場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額僅錄得2.4%的年複合增長率,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的年複合增長率則達到逾40%,南向交易佔整體市場日均成交額的比重,由2015年僅3%,大升至今年首10個月的逾29%。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數(HSHKS50)在2021年3月推出,追蹤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有市值前50名港股公司的表現,該指數在首11個月錄得4%跌幅,但跑贏恒生綜指9個百分點。截至本月4日,指數中最大的行業為金融業,比重達28%,惟過去幾年其比重持續下跌,較2021年3月已下跌11個百分點。內地投資者對能源業和電訊業的興趣逐步提升,兩者比重今年均上升4個百分點至13%。(ST)
交銀國際發表報告指,藥明生物(02269.HK)核心業務增速下滑,公司下調今明年收入和利潤指引。公司料今年剔除新冠項目後收入預計增速36%,但整體收入增速預計僅為10%,大幅低於此前30%的指引。利潤方面,全球基地產能爬坡導致今年毛利損失1億美元,公司預計今年毛利率約40%,淨利潤與去年基本持平,經調整淨利潤小幅下滑。 交銀國際下調藥明生物目標價至34元。根據公司最新指引及行業實際訂單情況,下調公司今年至後年各年收入預測14%至24%,至分別168億、189億及233億元人民幣,同時下調毛利率預測1至3個百分點,各至39%、41%及42%。經調整淨利潤預測下降28%至32%,各至45.6億、52.9億及67.6億元人民幣。 該行認為,藥明生物在中短期內面臨較大行業壓力和業績不確定性,未來數月內股價仍有一定的下行風險。目標價對應僅3%潛在升幅,下調評級至「中性」。(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國海外(00688)公布,連同其附屬公司、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統稱中國海外系列公司),2023年11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229.4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4.8%;而相應的已售樓面面積約為967,900平方米,按年下跌20.3%。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11個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2870.28億元,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12,373,400平方米,分別按年上升11.8%及4%。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國海外系列公司錄得已認購物業銷售約43.11億元。(WH)
台北股市今 (6) 日出現電子股回神、資金快速輪動的走勢,權值股台積電 (2330-TW)、大立光 (3008-TW)、聯發科 (2454-TW) 股價則受到壓抑,終場台股小漲 32.71 點或 0.19%,以 17360.72 點作收,收復 10 日線。成交值 2958.84 億元,三大法人
瑞銀發表報告指出,根據該行對消費者智能手機的調查,全球12個月購買意欲大致穩定在39%,較第二季的41%按季略為下降。當中,中國消費者購買意欲按年顯著上升至59%,相對於去年第四季為51%,今年第二季為62%。全球預期更換手機周期小幅增長至2.48年,但中國情況則有所收窄。該行對中國智能手機需求保持正面。 此外,該行對今明兩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略為調整至11.5億及11.9億部,按年跌4%與升3%。該行料復甦情況將持續至明年以後,料2025年出貨量按年增長2%至12.1億部。 該行認為,小米(01810.HK)技術差異化維持高端滲透率,其高端智能手機策略和執行符合中國向中高端市場轉變的購買趨勢。除了其HyperOS和家庭物聯網生態系統的差異化外,該行指小米於高端智能手機(如小米14)上採用的愈來愈多自主開發技術,相信公司可繼續獲得高端市場份額。另預期,小米全球市佔率將於2025年升至14%,相對於今年低於13%;高端銷量將上升至15%,相對於去年低於12%。而更高的滲透率及高端手機規模將支持長期毛利率達13%至15%水平。 最後,該行料小米將於明年第二季,成為首家擁有智能手機、家庭
華固 (2548-TW) 今 (6)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3 年前 11 月營收 155.63 億元,並已超越年全年,估全年還要續賺回逾一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