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辭職潮後 11區50會議無法召開 形同停擺

區議員早前爆發辭職潮。

政府早前傳出區議員違誓會被追薪逾百萬港元的方案,引發逾230名區議員辭職。辭職潮雖已平息,但嚴重影響區議會運作。本報統計18區開會情況,多達11區的50個會議無法召開,形同「停擺」。黃大仙為重災區,只剩3名區議員,因正、副主席已辭職,大會需延期,轄下多個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亦無法開會,其至無法批出撥款,另一名區議員承認區議會已幾乎癱瘓。有身兼律師的議員周浩鼎指區議會自「攬炒派」上任起已失效,現時無法開會亦無甚分別。

政府早於今年2月提出《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而草案獲立法會通過,條例於5月生效,列明要求區議員宣誓效忠特區同擁護《基本法》。自在7月初傳出「加辣」追薪津方案後,引發區議員辭職潮。然而宣誓時間表卻沒有定案,政府只表示在今年內會進行宣誓。區議員人數最少的是中西區及黃大仙,中西區只剩楊浩然、彭家浩及建制派議員楊哲安;原本悉數由泛民主派包辦的黃大仙區議會,現只剩下廖成利、莫灝哲及譚香文;至於南區亦只有4名區議員。

多區的正、副主席懸空,令大會無法召開。轄下的委員會及工作小組有同樣情況,除本身多名委員已辭職,另外由於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的正、副主席出缺,又未能召開大會處理補選安排,根本無法召開委員會及工作小組會議。

原本17區區議會均由泛民主派主導,建制派現時重奪5區的主導權。在北區,建制派成為多數派後,隨即在大會提出臨時動議,要求解散6個委員會及所有工作小組,包括剔除原本備受爭議的保安事務委員會。

黃大仙屬重災區,在6個委員會中,有5個委員會因正、副主席辭職而無法召開會議。只有留任區議員譚香文擔任副主席的房屋事務委員會可繼續開會,她認同因大量區議員請辭,令議會幾乎癱瘓,她形容自己為「死剩種」,不介意服務其他選區的居民,但現時無法開會「踢晒腳」。她指現時財政常務及經濟事務委員會亦停會,無法審批撥款,例如在如今疫情仍未清零下,不能向居民派發防疫包,擔心影響抗疫工作,亦無法撥款舉辦民生活動。

譚期望政府可協助區議會重回正軌,例如容許民政事務專員主持會議,容許3名區議員繼續開大會,她亦在上月中去信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提出要求,但暫時未獲回覆。

周浩鼎直指「攬炒派」在前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中奪得席位起,已令區議會失效,批評他們不顧民生、「做好多小動作」,包括反中亂港的政治騷。他又認為有關區議員是「身有屎」辭職,證明並非真心顧民生,即使如今無法開會亦無甚分別。他建議政府提升分區委員會的職能,發揮諮詢作用。

民政事務總署則回覆指,如區議會沒有足夠人數進行主席選舉,政府會考慮如何處理相關區議會的運作問題,但署方未有詳述安排。署方又指根據《區議會條例》,議席空缺並不影響區議會處理事務的權力,區議會會如常處理區內事務,市民如有需要可聯絡相關的決策局或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