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邊,一場亂夢

【星島日報報道】時間真是過得快。轉眼,艾敏(Tracey Emin)的裝置作品《我的牀》——沒錯,就是那張亂糟糟的、 邊堆滿穢衣服與空酒瓶的 ——面世已將近二十年了。 最近,艾敏想到一個新玩法,將自己這件成名作與過往藝術家的知名畫作同場展出。此前的展覽中,她將培根(Francis Bacon)那些任性到近乎癲狂的畫作掛在 邊的牆上。 畫中的裸體和 上的衣衫,都讓人想到愛與欲望之類的題目,頗有些相關性。而今次,艾敏在泰德利物浦展館舉辦的一場展覽,則讓自己的裝置作品與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畫,玩了一場互動遊戲。 初看時,英國十九世紀畫家布萊克與這位晚生二百多年的叛逆藝術家,創作的作品迥然不同。但細想下,兩者之間不論樣態抑或內容,都很有些相似之處。Tracey的那張 是凌亂的,也是充滿想像與創意的,足夠觀者站在 側發一場清夢,正巧,布萊克的很多畫作,都是關於夢境。 那幅名為《憐憫》的畫作,取材自莎士比亞著名悲劇《馬克白》。畫中「憐憫」被描摹為一個新生兒,漂浮在半空中,在騎白馬女子的雙手里。在西方繪畫中,馬這一意象出現在夜間,常常意味 夢境。故此,這畫與艾敏的裝置作品,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關係頗為近似。另外的作品比如《死亡之屋》等,也大多是沉悶黑暗的,讓人想到夜,想到詭譎、凌亂又不乏神秘的夢境。 布萊克畫作神秘意味濃郁,艾敏的風格更不羈且不循常理。而兩人創作的姿態都是舒展自在的,布萊克的 條舒展,艾敏的用色大膽,毫不介意外界眼光。兩人性格中都有些不合群的、孤僻的特質,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很能見出刻意與俗世抱持距離的清高姿態。擁有這般性情的人,不論是藝術家抑或你我身邊的普通上班族,應該都頗具魅力、讓人又怕又忍不住親近吧。文:李夢 圖:泰德利物浦 艾敏裝置作品《我的牀》。 布萊克畫作《憐憫》。 李夢,女,雙子座,神經大條,不可救藥的美食與古典音樂愛好者。大眾傳播及藝術史雙碩士,專欄及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夢遊世界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