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議後九年,台灣鳳梨由市場寵兒成為「兩岸水果戰爭」前線

2月26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發佈通知,決定2天之後,即自2021年3月起,「暫停台灣地區菠蘿(鳳梨)輸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這是因為海關多次從台灣輸大陸的鳳梨中檢出有害生物,而「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大陸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台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迅速回應,稱中國海關總署單方面終止輸入是不符合國際規範的作法,感到「遺憾、不解」。農委會官員表示,按照過往經驗,若水果外銷發生病蟲害,通常會透過薰蒸、要求業者退運等方式處理,且台灣鳳梨過往測出相關蟲害的紀錄良好、數字並未特別高,這次卻以行政命令單方面終止輸陸,相當罕見。

海關總署所指在台灣鳳梨中發現的「有害生物」,是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新菠蘿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和菝葜黑圓盾蚧(Melanaspis smilacis)三種介殼蟲。介殼蟲,在台灣是常見害蟲,常寄生於鳳梨、釋迦、荔枝等作物,前兩者也同時在中國大陸現蹤,第三種僅在台灣出沒。

這對於許多產地農民來說,不啻是晴天霹靂。因為,鳳梨的產季即將來臨,這些預備銷往大陸的鮮果,即將在清明節前後進入盛產期,滯銷危機迫在眉稍。面對此一局面,不少台灣民眾第一時間質疑,是否因為政治因素而導致鳳梨輸陸急喊停?陳吉仲回應,「除了政治訂單以外,大部分兩岸貿易都是市場貿易,沒有任何政治因素在其中」,陳吉仲並向對岸喊話,期待能從「市場專業」角度來處理此一議題,不要讓農民因為「非市場因素」而受害。陳吉仲的措詞謹慎,希望將問題框定在「市場」範圍的手勢,十分清楚。

根據農委會國際處統計,過去三年(自2018至2020年),台灣農產「主要銷陸水果」(即指外銷途徑中超過九成以銷往中國大陸為主的水果),為檳榔、蓮霧、鳳梨釋迦、鳳梨、葡萄柚與柳橙。其中,鳳梨外銷的總量中,銷往中國大陸的比例高達95.2%,近三年累積銷往中國大陸12萬2876公噸、產值1億5523.2萬美元,產量與產值均為六大銷陸水果之冠。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301-taiwan-mainland-pineapple/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