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觀光船難最少22死 據報船隻超載及無相關許可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發生船難,最少22人死亡。
事發在當地星期日晚,一艘載著大約50人的雙層船隻,在默勒布勒姆地區翻側,很多乘客被困船內,現場光線不足阻礙救援工作。
當地傳媒報道,事發時船隻超載一倍,經營者並無船隻可於晚上進入有關水域的許可。當局仍在核實船上人數及事故原因,傷亡人士包括趁假期到當地旅遊的婦孺。
隨著搜救行動今日繼續,當局憂慮死亡人數可能上升;船隻已從布滿泥濘的水域中拉出。總理莫迪表示哀悼,慰問傷者及死者家屬。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發生船難,最少22人死亡。
事發在當地星期日晚,一艘載著大約50人的雙層船隻,在默勒布勒姆地區翻側,很多乘客被困船內,現場光線不足阻礙救援工作。
當地傳媒報道,事發時船隻超載一倍,經營者並無船隻可於晚上進入有關水域的許可。當局仍在核實船上人數及事故原因,傷亡人士包括趁假期到當地旅遊的婦孺。
隨著搜救行動今日繼續,當局憂慮死亡人數可能上升;船隻已從布滿泥濘的水域中拉出。總理莫迪表示哀悼,慰問傷者及死者家屬。
據本港媒體報導,深水埗桂林街115號一個唐樓單位發生倫常命案,3名年齡介乎2至5歲的女兒昏迷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警方稱上午近11時接獲一名女子報案,其3名2至5歲的女兒懷疑被家人殺死,3人昏迷送往明愛醫院救治,終告不治。其中電視廣播無線新聞指,據了解,死者疑被侷死,現場消息指死者父母為非華裔人士。(SY)
(法新社印度巴拉索爾5日電) 印度發生數十年來死傷最慘重的火車事故後,案發現場的客貨運班次今天恢復行駛,官員表示,這起事故肇因於號誌系統故障。3列火車2日晚間在印度東部奧里薩省(Odisha)巴拉索爾鎮(Balasore)附近相撞,造成將近30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法新社海地首都太子港5日電) 海地週末的暴雨,引發洪災與山崩,至少42人因此喪命,還有11人下落不明。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西南方40公里處的利奧甘尼(Leogane)受災程度尤其嚴重,有3條河流氾濫,造成嚴重災損。
印度東部3列火車6月2日發生對撞重大事故,堪稱該國20多年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4日當局將罹難人數由288人下修到至少275人、另外傷者逾千。裝在屍袋內的遺體不斷送往太平間,最新空拍畫面顯示,3輛事故列車橫躺在鐵軌旁,當局希望在6月7日早上恢復鐵路服務,數百工人頂著35度高溫穿梭、大型機具進駐開挖,現場金屬殘骸四散,一片狼籍。追究事故原因,印度鐵路部部長衛士納(Ashwini Vaishnaw)表示可能是電子軌道管理系統出錯,涉及轉轍器(point machine)與電子聯鎖系統(electronic interlocking)。 印度鐵路官員辛哈(Jaya Varma Sinha)則表示,「有很多出錯的可能性」,雖然機器99.9%不會出錯,但還是有0.1%的可能,而這有可能是有人在系統電纜附近挖掘,因此損壞線路,造成故障,導致從加爾各答開往清奈的「科羅曼德快線」(Coromandel Express),以時速128公里的高速誤入側線,加上另一台事故列車運送鐵礦,造成憾事。另一方面,還有許多屍體身分尚未被確認,悲傷的家屬焦急等待親人的消息。 CNN報導,有倖存者描述事故現場,車廂堆疊在一起,有2、3層樓那麼高,四處是鮮血,乘客哭喊呼救,許多遺體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傷害」。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於這場意外民怨益發沸騰;其鐵路系統每日運送1300萬人次乘客,安全性一直備受質疑,政府雖然已花了數百萬美元升級,但長期維護不良,設施持續惡化。2021年,印度就發生1.8萬起鐵路事故,造成1.6萬人喪命,但主要因為人從火車墜落或被撞,火車相撞極為罕見。
內地媒體報道,早上約7時40分,廣東汕頭金平區一間快餐店有煤氣罐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6名傷者已送院。報道引述當地地急管理局指,事發後,應急部門、消防和公安到場處理,正進一步調查事故原因。(ST)
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發生山泥傾瀉,造成19人死亡。 事發在昨日早上六時許。塌下來的山泥掩埋一間礦業公司的部分生產生活設施、車輛等。四川省迅速調集樂山、眉山、雅安等地救援力量趕赴現場。而樂山市亦組織公安、民兵等救援力量共180多人、攜帶專業救援設備到現場搜救。 搜救工作已經結束,當局確認有19人死亡。礦區其他工人已被疏散至安全地點。
尼日利亞西北部索科托州數個村莊遭到武裝分子襲擊,造成至少30名村民死亡。 當地警方表示,事發在星期六,死者都是索科托州坦加扎區一個民兵組織成員。組織當日曾經派員前往一個主要由牧民組成的社區開展安全警示活動,其間發生毆打牧民的行為並引發不滿。在涉事民兵回家後,他們所屬村莊懷疑遭到牧民召集的武裝分子襲擊。
43歲吳卓羲(Ron)2000年加入TVB,被安排拍攝《大唐雙龍傳》、《衝上雲霄》、《學警》系列等經典劇集,與林峯、黃宗澤、陳鍵鋒被譽為TVB四大小生。近年,吳卓羲專注於內地發展,憑參加真人騷《披荊斬棘2》和《大灣仔的夜2》人氣急升,更被內地網民封為「顏值天花板」,甚至比黃宗澤同林峯更靚仔。
李婉華日前喺自家YOUTUBE頻道嘅節目《豪華博客》,同身在英國嘅林子博及喺加拿大嘅杜挺豪,一齊討論TVB劇《一舞傾城》。李婉華鬧爆劇集入面KK(陳星妤飾)出賣初夜情節,認為教壞細路。而《一》製作人王晶就喺內地微博出post大反擊,形容李婉華係「過氣四線」,「晌TVB都屎戲之王」。晶哥又話多年前曾經搵婉華拍戲,但係「用過一次嚇到剪左大半」。
6月4日,一架從日本福岡飛往臺北桃園機場的中華航空班機上,網傳日本女子因空姐沒講日語暴怒辱罵,聲稱這裏是日本要用日文。對此,華航證實該航班在艙門關閉後有不理性旅客辱罵空服員,並向其他旅客咆哮。最後她被航警帶離開,班機延誤40分鐘。對此華航證實有不理性旅客,但溝通和警告無效,為了維護飛安,要求該旅客下機。 其他機上旅客表示,空服員都還很好聲好氣想要跟她說話,而且很多乘客都對那失控女子感不滿的,也有乘客再跳出來跟她對談,甚至有乘客跟那個空服員說,他不要跟她一起搭機。
言論出位嘅林作一向都有唔少抽水「辣火頭」事件,日前佢就抽水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斬人血案,喺社交網站上載自己同疑犯嘅合照拼圖,並刻意模仿疑犯嘅衣著打扮,結果被網民鬧爆冷血,之後林作就刪PO了事。佢任職嘅保險公司亦出聲明指林作已經被炒魷魚,林作亦承認已被炒。林作喺前日(3日)曾經發文話唔係道歉,而係喺4號開辯論大會,不過好快就將帖文刪除,並再出PO話會喺今日6點喺半山麥當勞道屋企舉行記者招待會。
藝人楊茜堯早前突然爆Seed怒斥有人講大話,更直指「憤怒和失望」,惹起外間揣疑與羅子溢婚變,事後雙方解畫否認離婚,平息風波。而事後一直於社交網「潛水」的楊茜堯,相隔逾1星期終於更新,未知是否再怕惹誤會,竟刪走早前「派嬲」的發文,今日再晒出新相,展示手指甲造型,並指難得享受Me time:「做咗媽咪先明白Me time嘅重要,幾忙都要扮下靚靚,私人專屬時間!」似乎已經回復心情。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 美國監獄人員表示,曾在1980和90年代暗中將美國部分最高機密提供給俄羅斯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雙面間諜漢森(Robert Hanssen),今天在一處戒備森嚴的監獄中過世。根據獄方聲明,79歲的漢森今天早上在科羅拉多州一處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被人發現不省人事,後來宣告死亡。
【on.cc東網專訊】深水埗發生倫常慘案,一名印度婦人懷疑焗死3名親生女兒(2、4及5歲)後,致電報案訛稱丈夫以利刀襲擊自己並殺死女兒。案中一家五口持香港身份證留港,女童父親及親屬接獲通知,先後返回現場及到醫院了解。
【on.cc東網專訊】深水埗發生令人心痛的倫常謀殺案。今晨(5日)11時01分,桂林街115號一名29歲印度籍女子致電報案,聲稱丈夫在寓所內持刀襲擊自己,並殺害了3名女兒。執法人員到場時,發現該印度女子在一劏房內,現場一睡房的木門則被鎖上,人員於是破門進入房間,
【Now Sports】降班英冠的李斯特城周二宣佈放走7名約滿的球員,包括迪拿曼斯、蘇恩祖等主力戰將。李斯特城護級失敗,未能留下陣中球星,放走的7名球員為迪拿曼斯(Youri Tielemans)、蘇恩祖、阿馬堤、文迪、貝查特、迪迪、艾約斯。由於大部份都是國腳級,相信不愁沒有出路,當中蘇恩祖便盛傳即將加盟馬德里體育會。26歲的迪拿曼斯曾在2021年英足盃決賽射入致勝球,早前已經在Instagram向李城球迷告別:「從我踏上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你們的溫暖和熱情就擁抱了我。勝利與錦標、愛、希望甚至失敗,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特別時刻。我永遠感謝你們堅定不移的支持。這不是再見,而是一次發自內心,帶著自豪、愛和永恆感激的告別。」至於35歲隊長伊雲斯的合約同樣在6月30日完結,李城正與這位中堅討論續約的可能性。李城同時行使了條款,與查祖利續約1年。
李婉華日前喺自家節目《豪華博客》,同身在英國嘅林子博同喺加拿大嘅杜挺豪,一齊討論TVB劇《一舞傾城》。李婉華鬧爆劇集入面KK(陳星妤飾)出賣初夜情節,認為教壞細路。
中國內地自疫後開放後,多個數據均顯示經濟復甦緩慢,令市場大失所望。令人更加擔心的是,在人口紅利不再,消費疲弱,加上西方銳意對中國「去風險化」等多重因素夾擊下,中國經濟會否走向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爆破後的經濟停滯。麥格理的分析師就認為,中國經濟不會步日本的後塵,而復甦更會持續擴大。 麥格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在上周五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近期內地經濟放緩是由於「過早」撤回政策支持。他預計,在低通脹環境和高企的失業率下,內地會保持寬鬆政策,隨著第三季的數據較為疲弱時,當局進一步寬鬆的緊迫性會更大。 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復甦的擴大,內地經濟將進入另一個螺旋式上升階段,需求將增強,信心同時會增強。 較早前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最新經濟數據,的確令市場感到擔憂。內地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8%,連續兩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且創今年新低。CPI由今年1月的升2.1%不斷下滑至4月份的僅升0.1%,迫近通縮水平。更令人擔憂的是高居不下的年青人失業問題,4月份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惡化至20.4%。 胡偉俊稱,疫後開放代表「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復甦未能維持,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