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民幣存款連九月下跌創歷史紀錄 全球升息持續令存戶另覓他處

【彭博】-- 在台灣與全球央行的升息周期中,向來被視為低利率的台幣息收都已高於人民幣,讓台灣民眾與企業對於人民幣的興趣加速降溫,存款餘額加速下跌。

根據台灣央行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台灣於外匯指定銀行(DBU)與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人民幣存款餘額降至1707.71億元,不但創下2013年11月底以來新低,連續九個月累積減少533億元為彭博有紀錄以來之最。

央行官員表示,DBU當中的法人戶存款已連11個月下降,個人戶則是連26個月減少。其中法人戶較前一個月相比,金額下降主要原因為貨款支出,加上企業將人民幣匯兌成美元或台幣等幣別;個人方面則是因為中美利差使得部分個人的定存到期不續,轉成其他幣別換取較好的收益率。

根據台灣最大官股銀行臺銀的牌告,目前一年期人民幣定存利率為1.03%,低於台幣的約1.58%,美元則在3.85%。台灣自2013年2月起開放DBU辦理人民幣業務,當時人民幣定存利率高於台幣與美元,吸引民眾持有,存款金額於2015年達高峰,而在2018年底開始趨降,目前餘額較之高峰已降少將近五成。

「大部分的離岸人民幣存款來自於零售端,因而受到利率相對變化的影響,會很靈活的轉化爲高利率的貨幣,」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表示,「對於企業來説,雖然人民幣使用變得更廣範了,但大部分以貿易融資的形式出現,因而不會反映在存款上。」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