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筆論語——美孚新邨 歲月變遷

古色古香的園林「嶺南之風」,吸引不少「龍友」拍攝。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簡介)曾肇弘,中文系畢業,遊走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沐浴於文學與電影之間,在科技年代努力尋找前人的足迹。電郵:ericwstsang@yahoo.com.hk。 一九六八年,美孚石油公司將油庫由荔枝角灣遷往牙鷹洲(後來經過填海工程,牙鷹洲併入為青衣島一部分),原址則改為發展住宅,這就是香港第一座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之後十年間,美孚新邨分八期落成,合共興建了九十九座大廈,單位超過一萬三千個,成為全港樓宇數目最多的屋苑,這個紀錄至今尚未被打破。 從香港社會的發展脈絡來看,美孚新邨落成的時間十分微妙。第一期入伙時,正值六七暴動結束後不久,大眾人心惶惶,不少有錢人更選擇移民海外,殖民地政府於是想盡辦法粉飾太平。而美孚石油公司這家美資大企業竟然願意投資發展這麼龐大的房地產項目,似乎是用行動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亦看準了當時香港新興的中產階級,有着潛在逼切的住屋需要。 歷史證明美孚石油公司眼光獨到,香港經歷暴動後,市面很快便恢復秩序,政府痛定思痛,不得不改弦更張,關注民生。另一方面,大家亦逐漸不再抱着過客的暫居心態,希望在香港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小市民渴望「上車」置業的夢想,大概就由這時開始萌芽了。 在此之前,香港的私人住宅不外乎是單幢式的唐樓或大廈,美孚新邨的出現,絕對是劃時代的創舉。整個屋苑就如一個小社區,每座樓宇由平台、天橋或通道連貫起來,平台闢作居民的綠化休憩空間,地下有百貨公司、酒樓、商場、戲院、停車場及街市等設施,衣、食、住、行都十分方便。後來太古城、沙田第一城、黃埔花園,以至今天很多大型屋苑,其實都離不開美孚新邨這種規劃模式。 早陣子參觀完饒宗頤文化館(原荔枝角醫院)後,順道走進美孚新邨逛了一圈。過往沒有特別留意那里的公共空間,原來採用了流線型和幾何圖案設計,簡約實用,如平台的一個個大圓洞,便可以讓陽光直接透進下層。屋苑內不少裝置藝術,既有中式浮雕,又有西方抽象雕塑,都不失品味。論設計風格,便遠勝今天那些浮誇惡俗的天價豪宅,將古希臘壁畫、羅馬柱等「炒埋一碟」,再改一個沒人識讀的法文名字,以為這就代表着尊貴,結果畫虎不成,反而近似珠三角一帶的桑拿浴室。至於那些新樓單位的實用率低得如何可憐,就更不用說了。 來到美孚新邨,不由得令我想起許鞍華執導的《男人四十》。片中張學友未必真的具有中文老師的氣質,但許鞍華安排他一家人住在美孚新邨,倒是神來之筆。美孚新邨那份平實低調、不張揚的中產氣息,正好是他這角色的寫照。他營營役役了數十年,努力儲錢結婚買樓生仔,理想早已磨蝕,換來的是平淡到近乎乏味的生活。這亦解釋到為何當年輕女生心儀他的時候,他便變得心猿意馬。後來許鞍華拍《桃姐》,桃姐未患病前,與少主Roger也是住在美孚新邨的。不知這是否真實人物的來歷,還是因為美孚新邨予人的形象,好像仍守護着某種過去美好的價值,跟桃姐與Roger那份感情一樣歷久常新。 其實這些年來,美孚新邨已見證着區內滄海桑田的變遷。老街坊最懷念昔日荔枝角灣未填海前,大部分單位可享有無敵海景,又有開往中環的渡輪航線。距離屋苑不遠處,除了著名的荔園外,早期曾是荔枝角泳棚,後來水質漸差沒人游泳,便成了青年男女划艇仔的拍拖勝地。橫跨美孚新邨的荔枝角大橋,今天只不過是普通的陸上行車天橋,但一九六八年落成時,卻是全港首條跨海大橋,是貫穿市區至當時新開發的葵涌及荃灣的重要孔道。 荔枝角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填平,改建成荔枝角公園。不過,一九八二年港鐵荃灣線通車時,美孚站最初也命名為「荔灣站」,直到一九八五年才正式易名。後來為了興建西九龍公路,美孚新邨南端亦填為陸地,猶幸光影記錄了歲月變化。我在網上看過一段上世紀七十年代麗的電視劇的片段,有幕拍攝兩派人馬在屋邨內追逐混戰,其中一派跑到海邊,跨過石欄杆,跳上渡輪逃脫。那排沿海的石欄杆至今猶在,但另一邊已搖身一變成了古色古香的園林「嶺南之風」(荔枝角公園第三期),吸引了不少「龍友」拍攝,最有趣是無線不少古裝劇集亦曾在此取景,把它當作皇宮的後花園呢。 說起美孚新邨與本地影視的關係,還不能漏掉著名的「奮鬥房」。上世紀八十年代,新藝城影業公司叱咤風雲,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泰迪羅賓、施南生、曾志偉七位主腦,每晚凌晨十二點都齊集在麥嘉美孚新邨家中的書房里,通宵開會「度橋」,到了天亮才散會。 數月前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的《新藝城回顧展》,便按原貌重新複製這間「奮鬥房」,房內除了桌椅、電視機、錄影機、文件及錄影帶之外,印象最深刻倒是牆上麥嘉的大學畢業照。《鬼馬智多星》、《最佳拍檔》、《陰陽錯》等多部賣座片,正是在這狹小的房間里醞釀出來,之後的都成歷史了。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