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防線被破 新冠病毒給了自滿的台灣一個教訓

【彭博】-- 闖過邊境這一關,病毒便長驅直入。

直到本周之前,台灣對Covid-19的遏制看起來都是如此有效,以至於幾乎沒有部署其他任何防禦措施:沒什麼檢測,沒有旨在發現潛伏病例的本地監測,疫苗接種也接近於零。

被誇作防疫最成功地區之一,使得台灣的民眾和當局高度自滿、對於風險失去警惕。Covid-19似乎只是外部世界才有的東西。

病毒「破門而入」,始於這樣一個不幸的決定:4月15日,台灣把航空機組人員的隔離時間縮減至短短三天;這是因為原來工作人員要隔離14天,給航空公司的貨運航班運轉造成困難。被感染的飛行員引入了一種更容易傳播的英國變種毒株,然後通過有女侍作陪的「茶室」加快了傳播;工作人員和顧客都不願和這類場所扯上關係,從而加大了追蹤密切接觸者的難度。

現在,台灣在短短幾天內就報告了1,024例本地感染——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很小;但放在5月1日之前一共也就1,132例的台灣,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從零一下飆升到四位數,表明病毒已經悄然傳播了幾個月。去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爆發疫情、用了封鎖三個月的手段才平息,當前監獄群體感染正在促使泰國病例激增,人們越來越擔心,台灣將書寫類似的警世故事。

「如果他們有300例確診病例,那麼社區中就有3,000例——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病毒學家兼Mayo Clinic疫苗研究小組主管Gregory Poland稱。「這將需要實施硬封鎖,然後儘快獲得疫苗。」

問題是沒有疫苗。就和其他許多看起來病毒已在本土絕跡的地方一樣,台灣的疫苗接種工作落後於歐洲和北美經濟體,這是一個巨大的薄弱環節,可能使得台灣像新加坡、香港等亞洲經濟體那樣,進入時而收緊、時而放鬆限制措施的循環中。

台灣官員關閉了學校、對社交聚集實施了限制,敦促人們在家工作,力求避免實施硬封鎖;如果連續14天平均每天至少報告100起新病例、其中一半源頭不明,就會觸發硬封鎖。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周三的新聞稿中指出,台灣今天新增267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今天起全島進入三級警戒,但表示目前沒有升級至四級警戒的條件。

入境

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從桃園國際機場附近的諾富特酒店突破邊境防線的;那是台灣最大的機場。台灣的出口——特別是半導體和其他電子元件——正值需求旺盛之際,而桃園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貨運樞紐之一。

當中華航空的機組人員在諾富特酒店的一側隔離時,該酒店的另一側是向公眾開放的——他們受到了低價本地度假活動的吸引。台灣疾病管制署認定,近期病例中的30多例與上述航空公司和酒店有關。出事後,作為一種「熔斷機制」,台灣政府勒令所有中華航空飛行員和部分空乘執行14天隔離政策。但是隔離時間之後料將恢復為3天,而長榮航空的政策壓根就沒變——還是隔離3天。在諾富特集群病例之間,尚未發現明確的感染鏈。

這呈現出了台灣的一個關鍵問題。當地Covid檢測頻率相對較低,台灣疾病管制署去年曾多次為這種策略辯護,稱大規模檢測會增加假陽性浪費醫療資源的風險。

這有悖於檢測方面的全球最佳做法,大多數政府更擔心假陰性掩護病毒進入人群之中並擴散。

根據Our World in Data,台灣5月16日的冠狀病毒檢測率為每1,000人0.18次。澳大利亞的這個數字為1.8,新加坡為13.1。

檢測很關鍵,因為它是了解病毒傳播速度和地點的唯一途徑。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安全中心的高級學者Gigi Gronvall說,如果台灣想避免硬封鎖,加大檢測將是關鍵的一步。

「這需要成為他們下一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Gronvall說。「就算是用快速檢測,也能很快識別出感染者。應該開展檢測並擴大檢測規模。」

台灣之前沒什麼疫情,也就不必跟上抗擊Covid-19的最新做法,因此並未採取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用來檢測無癥狀攜帶者的措施。

無癥狀感染者比例較高,是防疫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使得新冠疫情比2003年的SARS等大流行病更難遏制。

原文標題Complacency Let Covid Erode Taiwan’s Only Line of Defense (1)

(自第十段起新增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等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