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拼夜經濟 盤點三大贏家

商場響應政府拼夜經濟只營業至十一時似乎未夠有點保守,開至半夜甚至通頂才夠積極。
商場響應政府拼夜經濟只營業至十一時似乎未夠有點保守,開至半夜甚至通頂才夠積極。

港府決心拼夜經濟,據報曾向發展商建議延長商場營業時間。假如商場開通頂成新常態,至少有三類生意有望成為贏家。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社區商場更受惠

消息指政府為推動夜間經濟,建議商界延長商場營業時間至晚上十時至十一時,目標在中秋節起動。以十一點為界線似乎有點保守,華懋集團中環街市總經理鍾詠婷就透露,政府已商討合作於九月合辦國際啤酒節及夜市,預計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12時。

既然中環街市都進取地開至半夜,商場響應政府拼夜經濟開至半夜甚至通頂才夠積極。不過商場拼夜經濟,挑戰之一是交通配套。香港交通主要依賴鐵路,港鐵收車後只餘下的士、通宵小巴及巴士,交通便捷度大打折扣。故此開夜市的商場,較具優勢是街坊可以步行即達的社區商場。

不少社區的便利店及小食店,到深夜經常人流暢旺,可見街坊有「深夜總是餓」的剛性需求。商場開到半夜或通頂,就可以吸納深夜街坊客消費力。社區商場有望受惠夜間經濟,領展應是大贏家,不過領展有多個商場位於「長者區」,夜間經濟吸金力略打折扣。相比之下,在將軍澳、馬鞍山等年輕具消費力社區的商場,就較有把握開拓夜間經濟財源。

商場內持酒牌食肆在深夜時段可以邀請其他餐飲團隊合作,令西餐廳或Cafe,在深夜時段變身供應熱炒或粉麵,讓街坊可以安心飲酒吹水。
商場內持酒牌食肆在深夜時段可以邀請其他餐飲團隊合作,令西餐廳或Cafe,在深夜時段變身供應熱炒或粉麵,讓街坊可以安心飲酒吹水。

持酒牌食肆可變身

張宇人議員談及夜間經濟時,提到「老人家」都可以與孫女到蘭桂坊劈酒。香港部分長者有心有力夜蒲,但他們未必有興致由新界過海出城劈酒,居所附近商場有食肆可以飲兩杯反而可回應這班老友記需求。

另外不少街坊深夜想與朋友飲兩杯吹水,但又憂慮區內酒吧街治安問題,商場食肆便相對安全。商場變夜場,場內持酒牌食肆就大派用場。現時部分大牌檔,朝早賣麵賣粥,到夜晚由另一隊人主理牌檔小炒或火鍋,參考此方式,持酒牌食肆在深夜時段可以邀請其他餐飲團隊合作,令西餐廳或Cafe,在深夜時段變身供應熱炒、炸物及串燒,成功開拓深夜時段,持酒牌食肆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間,變相減輕租金負擔。

商場在入夜後在中庭將智慧自動售賣機列陣,在毋須額外銷售人手下仍可以增加貨品選擇撐場。
商場在入夜後在中庭將智慧自動售賣機列陣,在毋須額外銷售人手下仍可以增加貨品選擇撐場。

智慧自動售賣機撐場

商場變身夜場另一難題,是部分商戶在商言商,未必願意營業至半夜或天光,例如珠寶、玩具及衣飾店,商店未能全開,或要靠智慧自動售賣機捧場。

內地自動售賣機製造商友寶近日再次申請在港上市,智慧自動售賣機業務近年在東南亞快速增長,例如泰國的智慧自動售賣機可提供170種飲料選擇,上海亦出現由機械人沖咖啡的自動售賣機。再加上夾公仔及扭蛋機等長青機款,商場在入夜後在中庭將智慧自動售賣機列陣,在毋須額外銷售人手下仍可以增加貨品選擇撐場。假如各區商場深耕夜間經濟成功,自動售賣機業務或有機會在港做大做強兼長做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