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語】中美兩大陣營愈走愈遠

【基金人語】中美兩大陣營愈走愈遠

最近中美關係似乎稍稍緩和,或旨在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營造良好氣氛。早前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到訪美國及會見拜登,目前出訪中國,與習主席會面言談甚歡,雙方正回復至早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近來許多澳洲產品如紅酒、煤礦、龍蝦、水果等均可再次進入中國市場,阿爾巴內塞更現身上海進博會,親自為澳洲參展商打氣。

相信各位也察覺到環球諸國在許多方面作出改變、調節及適應,並逐漸形成趨勢,包括︰

1.資金流向︰如早前紅衫資本因美國政府施壓而減少投資中國,組合資金受到美國政府審查及干擾,令投資額大幅下降,過去一年外資在中國直接投資銳減78%。究竟外資會否繼續把中國投資比例降至零,又或減到無可再減?

2.貿易和出口業︰現時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乃東南亞,並非美國,貿易額甚至多於歐美日總和,據悉中國與俄羅斯貿易額已超越德國。中國出口市場中,新興市場佔比約36%,歐美日則佔35%,相信未來中國將增加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巴西及南美洲、中東等。

3.科技︰現時高端晶片、相關設備、原材料、激光、創新技術等,皆不出售予中國。

4.工業及原材料︰中國使用電動車十分普及,亦協助內地晉身全球電動車製造王國,加上太陽能等相關產品佔全球市場份額達90%,歐美日等唯有另闢發展方向,尤其是氫能源汽車。美國因而提升與越南地位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旨在獲取其製造的晶片及相關原材料等,藉以抗衡中國;但越南的開放情況、相關技術及配套等,均比不上中國。

5.製造業︰眾多歐美企業備受美國「製造」、亞洲緊張氣氛影響,不得不放棄拓展中國市場的機會,或因害怕中國政治氣氛而轉往美國投資及其他屬於美國陣營的國家,最鮮明例子莫過於芬蘭無線充電樁企業Kempower。雖然中國電動車市場表現十分亮麗,充電樁需求和相關發展非常龐大且急速,可惜Kempower憂慮中國及亞太地區的政治氣氛,因而轉往美國及增加相關投資,沒有涉足中國市場。

6.晶片業︰緊張氣氛迫使股神畢非德捨棄「投資優質護城河」──台積電,他短時間立即轉往日本市場,但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增加建設3納米晶片廠房;另一美國晶片業巨頭美光(Micron)則加速部署先進封測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技術,協助滿足AI發展需求。

7.「走出去」︰中國企業早欲拓展海外市場,必然同樣面對中美兩大對立陣營的影響。以電動車為例,盛傳福特汽車廠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在美國電池合作項目突遭美國相關機構調查而停頓;此外,比亞迪(01211)原欲進軍歐美市場,卻遇上極嚴峻挑戰。若比亞迪有意發展歐洲市場,宜朝向對中國較友善的歐洲國家如匈牙利等,更不能仿效Tesla直接在汽車王國德國設廠。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中美角力勢影響全球貿易、技術、資本共享,阻撓各方進入一些推動高利潤增長市場及行業,不妨參考下列數據︰

全球加速割裂形成競爭

一、3年前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份額佔50%,現時只有30%,未來還會繼續下跌;

二、在美國消費比重中,2017年從中國進口部分佔22%,到2022年已降至17%,主要源於美國進口中國製造的機械設備、鞋子、電話等類別下降;

三、兩大陣營不斷爭取其他國家加入,包括許多亞太地區島嶼國、非洲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尤以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左右逢源、「吃兩家茶禮」最受惠。

四、軍事方面,除了美國外,加拿大、歐洲的戰艦及軍機紛紛到中國家門南海演習,聲稱維持海路通暢,相信是在儲存數據為自己甚至台灣軍事所用。其次日本及美國不斷支持菲律賓等小國騷擾中國,令中國邊界雞犬不寧、疲於奔命,以突出美國的領袖地位。

由此觀之,各位中長線資產配置宜加入這些受惠國家或地區、行業、企業等,中美及各國必須向前看及保持溝通,才有利推進政經發展。以巴衝突事件協助提升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的話語權,吸引更多國家加入中方陣營,未來要看以色列的行動怎樣收拾。無論如何,以色列在世界的地位肯定受損,美國也受到拖累。官司纏身的特朗普有意破釜沉舟重奪總統職務,拜登則更加老辣,若成功連任恐對中國更加不利。兩個老人之外,不排除有年輕人站出來競爭,包括小羅拔甘迺迪等。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11月7日的一周上漲2.22%,年初至今表現為-4.52%,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66.36%,平均年化回報為8.42%。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比亞迪及Tesla,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