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語】美股短期太樂觀 慎防回調

【基金人語】美股短期太樂觀 慎防回調

今年美國股市持續上升,主要源於財長耶倫力撐美國經濟軟着陸,副財長等財金官員一起加入唱好美國經濟行列,反而憂慮中國及歐洲,尤其是歐洲十分依賴中國,倘若中國經濟未能走出困局,勢必影響歐洲經濟及股市。

今周聚焦CPI及PPI數據

相反地,美國逐漸減少依賴中國,但科技股竟在11日(周一)上升逾1%,美國標普500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8.7倍,高於過去10年平均之17.7倍,故美國企業必須繼續改善其營運及配合盈利增長,否則美股或因太樂觀而出現調整,本周市場靜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將為市場和經濟帶來啟示性作用。

無論如何,市場樂觀情緒促使投資者以「真金白銀」繼續增持,倘若本周數據欠佳,不僅有機會提高加息機會,更可能拖累美股及債券等回調。另外,近期油價不斷攀升頗為重要,倫敦布蘭特期油已突破每桶92美元,紐約期油有機會突破每桶90美元,現時中東及俄羅斯均欲透過持續減產推高油價。

近年來全球天氣異常,去年歐洲冬季非常短促及不太寒冷,但預測今年歐洲及其他北美國家冬季可能更寒冷及長時間維持,即使歐洲去年已安排能源儲備,油價仍居高不下,通脹也如常;加上中國現正全面刺激經濟復甦,必然帶動能源和其他資源等需求上升,這亦為近期美元及美國債息強勢原因之一。

最近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期間雙方討論晶片合作乃焦點所在,並提高美越合作至最高層次,兩國關係進入新階段,包括︰

1. 美國協助越南加強雲端運算、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發展,並協助美國晶片企業到越南投資設廠等;

2. 美國強調越南乃重要關鍵礦物出口國,這亦為美國最需要的原材料;

3. 希望越南企業擴展業務至美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其中一員。

由此可見,拜登不斷強調無意圍堵中國,事實卻勝於雄辯,這些舉措皆為去中國化,或許解說不同,背後意義殊途同歸。

上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結束,在東道主印度推動下,非洲聯盟成為峰會的永久會員,反映出印度欲取代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領導者的意味。此外,本次峰會沒有繼續對俄羅斯作出譴責,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通過了聯合聲明。

夥印歐中東籌建經濟走廊

美國、歐洲、中東與印度在會議期間宣布建立「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簡稱IMEC),欲與中國「一帶一路」分庭抗禮(今年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10月將在北京舉行大型活動;9月13日至14日〔周三、四〕香港也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南韓、日本及台灣則以芯片為契機加深合作,特別是日本與韓國不計前嫌,重新開放對南韓半導體關鍵材料的出口,南韓政府則對日本慰安婦及核污水排海事件等噤聲。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9月13日,一周下跌0.64%,年初至今表現為-3.6%,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74.66%,平均年化回報為8.51%。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