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語】資金將重返 中港股市前景佳

【基金人語】資金將重返 中港股市前景佳

筆者曾在11月14日電視訪問中表示,現時似乎各大型投資銀行仍對港股非常悲觀。

包括以下例子:

.摩根士丹利預測2024年底恒指見18500點,即從現水平只上升5%而已,最樂觀目標為21500點,最悲觀目標是11350點;

.高盛發表報告,鑑於港股盈利增長放緩,下調H股評級至與「大市同步」,同時降低港股評級至「減持」,但仍維持A股「增持」評級,皆因A股更容易受益於宏觀經濟,其中人工智能及新基建等與科技相關主題備受注視。

A股估值便宜 中長線樂觀

簡而言之,港股「低處未算低」,即仍然走弱,預計股市非常波動,可能出現近10000點波幅,未來一年繼續採取趁高位或反彈沽空策略圖利,投資者很容易食髓知味及不願意作出改變,究竟港股是否見底?無論如何,一眾大行「出口術」導致港股本周初「欲升不能」,卻為各位及一眾大行提供購入時機。

未來股市走向如何?若A股走俏,港股當然受惠,中國經濟向好、企業和個人信心恢復、估值修復等亦十分重要。日後水到渠成,資金重返中港市場,股市反彈力絕不可小覷。

港股已見底?一如上文所述,部分外資早已全數撤離中港股市,部分或降至最低持股比重;相反地,一些基金公司逐步看好中港市場,尤其是富達基金及其他歐洲基金公司終於發覺中國股市估值便宜和中長線前景較樂觀,其他美資大行似乎非常悲觀,更為港股帶來流通性問題。

現時部分基金及投資者緩慢地購入港股,除中特估概念外,部分特別主題股份表現突出,如屬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及電動車等,相關較優秀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均出現小牛市跡象,投資者既可中長線持有,亦應考慮利用波幅靈活操作,並非全數沽售,故筆者認為港股接近見底,但需要待信心恢復才可拾級向上;市場也預料美國宏觀條件有機會改善,包括美元回軟、利率及債息見頂等,勢逐漸利好港股。

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大行估計A股將升至3500點,港股緊隨其後,畢竟相關估值早已非常便宜,中美因各有所需而必須合作,可能成為港股反彈及回升的催化劑。

11月15日上證A股及恒指分別上升0.55%及3.92%,港股主板成交額近1350億港元,須知港股早已累積一定跌幅,反彈力度或較A股大,究竟能否維持下去?甚至讓大行「大跌眼鏡」?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受惠美息見頂等利好因素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11月14日一周上漲1.05%,年初至今表現為-3.51%,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75.48%,平均年化回報8.46%。

過去一周美國股票、債券延續上升勢頭,摩根美國科技基金及安碩20+年期美債ETF(TLT)分別上揚5.02%與1.95%。受利好消息刺激,加密貨幣近一周大幅上漲,模擬組合內比特幣及以太幣期貨ETF急彈4.97%和8.72%。組合內下跌基金為中港股票及黃金基金,其中施羅德環球黃金基金表現最差,下挫6.23%。

最新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讓投資者感到興奮,10月美國通脹按月增速從0.4%下降至0%,按年增速由3.7%回落到3.2%,市場普遍認為加息周期已經結束。受益於就業和通脹數據雙雙放緩及企業盈利表現良好,科技股比例較多的納斯特指數升破14000點,未來組合會根據經濟發展再決定是否調整科技股比重。

儘管今年中港股市表現欠佳,但組合維持現有倉位。隨着外圍環境轉佳,尤其是歐洲央行、聯儲局等加息接近尾聲,中央政府主動增加槓桿穩經濟及中美關係改善,中港股市走勢未必太差。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