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指瑞銀將同意以逾20億美元收購瑞信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瑞銀集團即將敲定收購陷入財務危機的瑞士信貸的交易,而瑞士政府即將就有關談判舉行記者會。
英國《金融時報》之前報道,瑞銀同意提高收購價,由之前的10億美元提高至超過20億美元。而瑞士國家銀行也已同意向瑞信提供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額度。
有報道指,瑞銀之前出以最高10億美元收購瑞信,但被瑞信拒絕,認為作價太低,可能傷害持有遞延股票的股東和員工。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瑞銀集團即將敲定收購陷入財務危機的瑞士信貸的交易,而瑞士政府即將就有關談判舉行記者會。
英國《金融時報》之前報道,瑞銀同意提高收購價,由之前的10億美元提高至超過20億美元。而瑞士國家銀行也已同意向瑞信提供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額度。
有報道指,瑞銀之前出以最高10億美元收購瑞信,但被瑞信拒絕,認為作價太低,可能傷害持有遞延股票的股東和員工。
德意志銀行違約成本在周五 (24 日) 突然飆升,且盤中股價重挫,重燃市場對於歐洲銀行業穩定性的疑慮,然而,有知情人士認為,這是避險基金試圖從當前的金融動盪中尋求獲利所造成的結果。
領展供股全城觸目,股東們都關心集資後領展有甚麼發展大計,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親身上陣拍片解畫。新戰略亮點之一是或會將現有資產部分權益售予資本夥伴,並為資本夥伴提供管理資產服務。假如領展售商場再代管算盤打得響,廣大業主樓下商場變死場惡夢會否告終?
德意志銀行在歐洲股價大跌,再引發投資者對銀行業的擔憂,美股周五下跌,道指低開67.03點或0.21%,報32,038.22點,早段跌近200點,跌188點或0.6%。 標普500指數低開9.51點或0.24%,報3,939.21點;納指低開39.78點或0.34%,報11,747.62點。 德銀信貸違約掉期(CDS)大升後,美國上市股票跌超過5% 。高盛(GS.US)跌2%,為表現最差道指30成分股;摩通(JPM.US)跌逾1%;法巴(BNPQY.US)跌逾3%。 英國監管機構對微軟(MSFT.US)收購動視暴雪交易競爭問題的立場軟化,動視暴雪(ATVI.US)今早上揚超過6%,為最佳表現納指100成分股;微軟跌0.4%。(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持有瑞士信貨 AT1 債券的北美部分定息基金決定,不會因應AT1 債券「清零」事件對瑞信採取法律行動。報道稱,多間大型基金公司組成的組織 Credit Roundtable 經諮詢律師後作出相關決定。消息人士指出,債券條款列明有關風險,因此成功控告瑞信機會微,但個別債券持有人可選擇自行興訟。於上周,在瑞士政府推動下,瑞銀與瑞信達成收購協議。根據有關安排,瑞士監管機構指令瑞信把一批 AT1 債券的價值,由原總值160億瑞郎變為零。據了解,持有該批債券的一些機構投資者,過去數天一直討論此事,包括採取法律行動的可能性。 (BC)#瑞銀 #瑞信 #AT1 #美股 #Credit Roundtable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再加息0.25厘,香港銀行連續兩次都沒有跟隨調整,滙豐昨日宣布最優惠利率(P)維持5.625厘不變,中銀、恒生和渣打等大型銀行亦按兵不動。綜合金融業意見,普遍認為近月銀行體系結餘未有變動,港銀資金仍然相當充裕,港元拆息(HIBOR)已在現水平橫行一段時間,反映大行沒有急切需要加P,如無意外,今輪港元加息周期已見頂。 1個月拆息回落至3.35357厘 臨近3月底季結,港銀一般會預留銀根,惟昨日多個期限港元拆息皆回落,隔夜HIBOR跌0.44厘,報1.94905厘;與樓按掛鈎的1個月拆息降0.01厘,見3.35357厘,顯示港元流動性充裕。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坦言,官員在議息會議前數天曾考慮暫停加息,最終對加息仍有強烈共識,之後的利率走勢取決於銀行收緊信貸的程度,雖然當局正監察銀行體系的變化,但近期數據證明通脹壓力仍高,有需要時會上調利率至更高水平,強調不預期今年會掉頭減息。 香港金管局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的利率走勢繼續存在頗大的不確定性。過去一年持續加息對美國經濟及通脹的影響有待觀察,而近日個別美國銀行的財政狀況和流動性出現問題,可能引致信貸收緊,會否進一步打擊經濟活動
中國移動(00941)去年多賺8%,純利達1255億元(人民幣.下同),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21港元,雖然按年減少9%,惟連同中期息全年派發4.41港元,按年增加8.6%,現價股息率約6.9厘。集團按早前承諾,將全年派息比率由60%提升至67%,並重申今年派息比率將增至70%。 去年整體營運收入增長10.5%至9373億元,其中通信服務收入佔8121億元,按年升8.1%。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較上一年多5.8%,錄得3292億元。 數字化轉型收入貢獻大 值得留意是,中移動去年的數字化轉型收入達2076億元,按年多三成,中移動形容為公司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去年對通信服務收入增量貢獻達到79.5%。若單看「移動雲」,去年收入規模倍增至503億元。 數字化轉型收入涉及多個市場業務,包括移動雲盤等個人市場新業務收入,家庭市場的智慧家庭增值業務收入,政企市場的行業雲、IDC、ICT、物聯網、專線收入,以及新興市場收入。 中移動股價昨日績前微升0.2%,收報63.6港元,成交近18億港元。事實上,該股自去年11月展開升浪以來,近5個月累漲35%。集團董事長楊杰在回應近月電訊股走勢
匯豐控股(00005)購入矽谷銀行英國分行(SVB UK)後,出現了資金流入。 《天空新聞》報道,矽谷銀行的英國分行在接受匯控的1英鎊救助收購之後,已經有數億英鎊的存款流入。據悉,在達成收購業務10天之後,矽谷銀行英國分行的存款,由收購前的67億英鎊,增至超過70億英鎊。 有消息人士表示,自上星期初以來,企業客戶在矽谷銀行英國分行的資金已超過3億英鎊,每天都有淨流入記錄。 匯控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重新命名矽谷銀行英國分行,但不太可能使用母公司的名稱,而是選擇創建一個獨立品牌。一位內部人士指出,匯控的英國虛擬銀行業務First Direct 的先例,可能成為矽谷銀行英國分行業務的未來模式。 (BC)#匯控 #矽谷銀行 #SVB #美股
【彭博】-- Cathie Wood和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最近遭到雙重打擊,做空機構狙擊一家美國公司、另一家公司可能遭到監管行動,兩家都是她的最大持股之一。Block Inc.和Coinbase Global Inc.是Wood長期以來的最愛。ARK Innovation ETF(股票代碼ARKK) 周三買進更多Jack Dorsey主持的Block公司股票。據該公司每日交易數據,ARK旗下的三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周四購買了略多於338,000股的Block股票。做空機構興登堡先前表示,Block協助欺詐者在疫情期間濫用政府刺激計劃,它押注其股價下跌,這家支付公司周四下跌15%。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披露,收到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通知稱其可能違反證券法,股價暴跌14%。Strategas Securities的ETF策略師Todd Sohn表示,他預計ARK會堅持他們對這家公司的論點。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Coinbase目前佔ARKK持股的7.5%,Block佔6.2%。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代表
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今日發布審計費用報告,及2023年就《審計委員會有效運作指引-甄選,委任及重新委任核數師》實施情況的問卷調查報告。研究發現,許多上市公司在甄選核數師時會優先考慮審計費用水平,而非其他因素,這個現象在香港的審計費用趨勢上甚為明顯。問卷調查於2022年11至12月進行,共收到165家上市公司及63名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的回應。調查顯示,就《指引》的實施進度而言,情況喜壞參半。雖然97%的上市公司受訪者同意他們在提高和維護審計質素方面擔當重要角色,但只有一間類別A會計師事務所(17%)認為與他們共事的審計委員會已有效實施了該《指引》,反映《指引》的實施情況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審計費用報告顯示,2021年香港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總額為131億港元,自2010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於2021年單一審計項目的審計費用平均和中位數分別為540萬港元和210萬港元。計及通脹調整,平均費用和中位數費用自2010年以來分別下降了20%和10%;儘管審計費用水平通常反映基礎業務的複雜程度,但香港平均審計費用的增長速度顯著落後於上市公司業務的增長。2010年至2021年間,
華爾街股市波動,在議息會議後交易日,道瓊斯指數曾升近400點後倒跌,連同標普500指數收市險守升勢,納斯達克指數跑贏,收升1%。市場對利率的預期一再下降,債市連日下跌,10年期國債息率兩日跌20點子。美元回穩,金價升至兩星期高位,惟未能收在2千美元以上。
銀行是百業之母,一間銀行倒閉,有機會造成骨牌效應,令所有銀行都變得過度保守,不願意貸款,最後導致整體經濟都受影響,近期的例子為2008年的環球金融風暴,遠期例子為1929年美國Bank of US出現擠提倒閉後,而引發的環球經濟大蕭條。
領展(0823.HK)進行世紀供股一度為市場帶來驚嚇,在事情落實後,供股所得的基金單位快將開始交易,是時候檢討一下未來發展,思考潛在再創高峰的可能。
肯定的是,Victor哥對這資產是十分惜售,唔啱價就寧願唔賣。現時環球市況不穩,要做大刁應比較難,但如加息周期提早完結,私募基金或會重來,且看長實會否在中線跑贏同系公司,引證Victor哥的眼光吧。
招商銀行(03968)去年股東應佔盈利1380.1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5.08%。年內淨利息收益率按年減少0.08個百分點,至2.4%,不良貸款餘額較上一年度底增加14%,至580.04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0.05個百分點,至0.96%。 該行去年營業收入3447.4億元,按年增長4.02%,每股盈利5.26元,派末期股息1.738元,按年多14%。招行去年淨利息收入2182.35億元,按年增長7.02%。非利息收入1265.05億元,按年下降0.77%。 年內淨利差2.28%,按年下跌11個基點,淨利息收益率2.4%,按年下降8個基點。主要是受存量浮息貸款重定價和融資需求不足影響,貸款收益率下滑,及市場利率長期在低位運行,投資收益率下降。該行認為,今年淨利息收益率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會積極採取措施,努力將淨利息收益率維持在行業內較優水平。 招行去年不良貸款餘額580.04億元,較上一年底增加71.42億元,不良貸款率0.96%,上升0.05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1.21%,上升0.3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50.79%,下降33.0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4.32%,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ADS)較本港收市普遍下跌,匯控折合52.56港元,較本港收市跌逾2%。友邦較本港收市跌逾1%;小米及阿里巴巴較本港收市分別跌近1%及逾1%。多隻內銀股較本港收市都下跌。 (BC)#美股 #ADR #ADS
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25厘,並暗示加息周期即將結束之際,滙豐等本港大型銀行繼續按兵不動,維持最優惠利率(P息)不變。不過,金管局坦言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的利率走勢將繼續存在頗大不確定性。
中銀香港(02388.HK)將於下周四(30日)公布去年業績,在加息環境底下淨息差持續改善,本網綜合9間券商預測,中銀香港2022年純利料介乎258.47億至306.87億元,較2021年純利229.7億元,按年升12.5%至33.6%;中位數297.35億元,按年增加26.5%。 綜合8間券商預測,中銀2022年提取減值撥備前淨經營收入料介乎540.52億至594.65億元,較2021年的489.82億元,按年升10.4%至21.4%;中位數582.52億元,按年增加18.9%。綜合7間券商預測,中銀香港全年每股股息料介乎1.27至1.48元,較2021年每股股息1.13元,按年增加12.4%至31%;中位數1.43元,按年增加26.5%。 投資者將關注中銀香港今年淨息差展望,以及資產質素風險(特別是內房行業的風險敞口),同時關注成本收入比率表現能否持續優於同業。 【料多賺兩成 關注淨息差】 中金料中銀香港去年純利306.87億元按年升33.6%,料去年淨利息收入按年升27.6%至407.56億元,估計淨息差擴闊至1.3%(2021年為1.1%),料其去年存款增長率6.3%,貸款增長
(法新社法蘭克福24日電)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違約成本激增,重燃外界對銀行業危機擴大的疑懼,今天股價重挫。法新社報導,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今天在法蘭克福股市一度跌幅超過14%,收盤跌8.5%報8.54歐元。
中移動(00941.HK)公布去年業績後,今早股價偏軟,最新報62.15元跌近2.3%。瑞銀表示,中移動去年業利大致符合預期,去年派息比率67%,高於該行及市場原預期65%,並向管理層今年冀將派息比率升至70%目標推進,而該行指公司管理層對未來數年收入及盈利前景指引正面。 中移動昨收市後公布去年業績,營運收入9,372.59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0.5%,純利1,254.59億人民幣按年升8%符預期;每股盈利5.88元人民幣。派末期息2.21港元(上年同期派2.43港元),去年每股股息派4.41港元按年升8.6%,去年派息率為67%。 公司去年通信服務收入達到8,121億人民幣按年增長8.1%。數字化轉型收入達2,076億人民幣按年增長30.3%,佔通信服務收入比達到25.6%;其中,移動雲收入為503億人民幣按年升108.1%。EBITDA增長5.8%至3,292億人民幣;EBITDA率為35.1%,EBITDA佔通信服務收入比為40.5%。為更好地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中移動充分考慮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及未來發展需要,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的7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