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轉秋 飲食也換季

今年的秋天彷彿來得特別早,還未踏入10月已感覺到陣陣涼意和「燥」意。天氣的變化絕對能影響人體機能,不僅是皮膚,最重要是五臟六腑,而改變飲食便可令內臟適應天氣的乾燥,達到陰陽平衡。隨着秋日來臨,我們也不要吃太多寒涼瓜菜或辛辣食物,而應改為多吃潤燥、酸性食物,讓身體獲得滋潤、健脾補肺的效果。

入秋易燥
立秋後,明顯感到天氣的變化,氣溫涼了,濕度也低了。根據中醫說法,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有燥症、傷人體津液,如口乾喉涸、皮膚乾燥粗糙、流鼻血、掉髮增加、便秘等,人也變得易倦乏力,這些都是表面可看到的徵狀。另一方面,秋燥會令人在不知不覺間易怒暴躁,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病發,所以飲食應該防燥護陰,而以潤燥益氣為中心的飲食,有助健脾、補肝、清肺。

滋潤、少辛增酸為飲食原則
由夏天轉到秋季,肺臟最容易受秋燥損害,肺氣容易過盛,多吃清潤食物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秋日也應緊記「少辛增酸」原則,因為多吃酸食,有助增強肺部及肝臟功能,否則肺氣更盛易傷肝;而辛辣食物則會令過盛的肺氣加劇。

潤燥食物:

  • 梨:具潤肺、降火、清心、止咳、消痰、生津等,能解秋燥的功效,秋天不妨每日一個梨。

  • 雪耳:具補胃、潤肺、養陰生津、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對紓緩虛勞咳嗽、食慾不振亦有幫助。

  • 甘蔗:能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亦對口乾便秘、痰少咳嗽有幫助。

  • 蜂蜜:供給熱量、補充津液、止痛解毒,對脾胃陰虧、氣虛或胃痛亦有療效。

  • 菊花:祛燥潤喉、疏風平肝、生津明目、防感冒。

  • 栗子:補脾健胃、補腎強筋、補養元氣。

酸性食物:

  • 山楂:屬於酸性頗高的水果,能滋陰潤燥、消積、化痰、清胃、活血、醒腦、促進食慾,更能預防高血壓、糖尿病。

  • 蘋果:潤肺、開胃、生津、消除疲勞,內含的有機酸能促進腸臟蠕動、防便秘。

  • 楊桃:生津止渴、利尿,對脾胃虛寒者有益。

  • 西柚:化痰止咳、健胃消食、紓緩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亦有益於心血管病患者。

  • 提子:生津止渴、開胃消食、補血、強心、利尿,對經常胃痛及脾胃虛弱者很有益。


少吃辛辣食物:
辣椒、胡椒、薑、蒜、蔥等。

忌生冷傷脾胃
夏天慣了吃寒涼瓜果,如西瓜等,秋天應少吃為妙,而且也要少吃生冷食物,以免令脾胃積濕、傷陽氣,或引致腸胃消化不良。
早上不妨吃粥,如玉竹粥、沙參粥或生地粥,均有溫暖養胃作用,滋潤肺燥及肺陰受傷,增強脾胃的抵抗力,補中氣。
其實只要飲食得宜,即使秋天突然來到,身體也能易於適應。


健康生活專題 - 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