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金融巨企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貝萊德:個人退休金帶來龐大機遇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天進行第三日活動,在名為「與國際投資者對話」的投資研討會上,多間跨國巨企均表態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前景,當中,管理逾9萬億美元資產的貝萊德指出,內地居民過往押注於存款和房地產作退休之用,但在政府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後,未來內地資本市場會愈來愈重要,跨國資產管理公司經驗豐富,可捕捉內地退休金帶來的龐大機遇。
貝萊德全球客戶業務主管Mark Wiedman昨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現時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更有機會成為最大經濟體,資產管理行業值得考慮在投資組合中作一定配置。
富達國際行政總裁Anne Richards亦提到,中國經濟活動左右全球的資本和貿易流動,相信其重要性在短期內不會改變,雖然現時中國經濟轉型導致增長放緩,但有信心政府會擁足夠措施支持長遠的平穩增長,連同其對世界綠色轉型的影響力,相信中國未來對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活動重要性會與日俱增。
資本集團行政總裁Mike Gitlin認為,環球投資者現時仍然聚焦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會花長時間了解其口徑和當中意義,卻少有外資就中國政策作深入解讀。他強調,當政策方向變得更明顯時,資金會大舉重投內地市場,如果有能力掌握中國的政策發展,長遠投資可望帶來不俗回報。
信宸籲覓潛在收購目標
除傳統基金外,主管另類投資的大型機構亦正在內地尋寶,信宸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指出,中國經濟不會再如以往般高速增長,在改革轉型下,增長動力受壓,相信人民銀行會維持低息一段時間,是私募股權在內地發展兼追求更高回報的好時機,現時更應集中尋找潛在收購的目標。
他預計內地需要較長時間才會見到改革的顯著成效,短期而言,內房債務問題及銷售疲弱仍會持續,該板塊和部分中資企業於融資時會繼續面對一定困難,綜合來說,2024年仍會是困難的一年(tough year)。
太盟倡抱疑慮者親訪內地
太盟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 Gradel早前到杭州,發現電動車滲透率極高,街上多車但甚少噪音,可見內地的創科發展強勁,足以支持其長遠經濟發展,建議對中國抱疑慮的市場人士應到內地走一走。
對沖基金Marshall Wace首席投資官兼主席Paul Marshall指出,中國有大量高增長行業和公司,可提供高升值(Alpha investing)的機會,過去多年來一直為該基金帶來大額回報。
外資亦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Gradel指出,「一國兩制」令香港有更大彈性營商,形容香港為其最愛城市,吸引人才沒有難度,最近在紐約一間投行邀請其首席技術總監「過檔」,其家人亦一起搬到香港。